务培训精品原创系列课程之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培训导师:金德楠
(北京大学研究员)
一. 课程背景: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古人“以史鉴今”之说,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多次强调用党史“资政育人”。党史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党的建设的经验、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执政的经验、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等,以及经受挫折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学习党史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初心教育。通过学习必将增强我们对党的感情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
二. 课程目标:
1. 系统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基本教训
2. 形成在历史视野中把握住当前党与国家的历史方位的能力
3. 学习和掌握历史研究与学习中的基本分析框架和基本理论
4. 初步体验多学科多领域的历史分析与政治观察视角与方法
5. 破解科学认识当前党内国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的问题
6. 提升党政企事业单位党务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培训对象:企业党务干部和党员
三.培训导师:金德楠;
四.培训时间:1天;
五.培训方式: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独立思考、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游戏、故事启发、视频、主要技能练习等。
主题 | 主要内容 |
第一讲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 期与党在大革命时期 (1921.7-1927.7) | 1.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条件 2.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 3.党在创立时期的革命斗争 4.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二讲 党在土地革命时期(1927.8—1937.7) | 1. 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2. 井冈山的斗争 3. 党的六大 4.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 5.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 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7.九·一八事变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8. 遵义会议 9.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
第三讲 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 1. 卢沟桥事变和全国抗战的开始 2.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3. 实现全面抗战的努力和国共军队配合作战 4. 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 5. 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理论 6. 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
第四讲 新中国史
| 1. 为什么学习新中国史 2. 新中国史的基本脉络 3. 把握四史逻辑关系 7. 新中国 史(四)的 根 |
第五讲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革命精神(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到毛泽东) |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2.何为“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 3.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 |
第六讲 习近平总书记讲党史与中国精神 | 1.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 2.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3.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4.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
结束 | l 分享收获 l 课堂小结 |
(以上课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将在训前调研后,结合实际情况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