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式客服经理养成计划
培训简介
随着远程银行的兴起,客服中心正成为银行决胜未来的战略要地。未来,客服强则银行强,客服弱则银行弱。
而客服中心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组长及基层经理团队。因此,为班组长及基层经理提供系统、实用、有效的管理训练,应是各家客服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
遗憾的是,市场上针对银行客服班组长的系统性培训课程极少,有效的则更少。
基于以上原因,中国银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决定开发一套通用的《银行客服班组长管理教材》,供各家客服中心使用。陈佩琦老师为某银行开发的《客服班组长管理教材》有幸被选为教材的蓝本,教材在多家客服中心试用后,得到极高的评价。
本培训基于这套教材而研发,具有极高的针对性、系统性、实战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是培养和提升班组长团队的极好工具。
培训对象
银行客服中心班组长、助理经理、经理
培训时间
² 一共分为两个模块,每个模块2天;
² 两个模块可以单独培训,也可以连续培训;
² 可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
培训方法
讲授、体验练习、模拟情境、案例分析、视频观摩、小组讨论等
培训大纲
(详见下页)
模块一、带出高效的客服团队
模块简介
本模块重点学习班组长必须掌握的基本管理技能,处理各种常见的工作难题,让班组长可以胜任带团队的工作,带领出一直高效的团队。
培训时间
本模块标准培训时间为2-3天,本模块可以单独做,也可以与后面的模块2合并在一起做。
培训方法
讲授、体验练习、模拟情境、案例分析、视频观摩、小组讨论等
第一章、有效带团队从赢得影响力开始
1. 专业人士成长的三个阶段
2. 角色定位不准,做多错多
3. 关于客服组长定位的三个常见错误
4. 案例分析:谁的影响力更大?
5. 管理者影响力的四大来源
6. 班组长的角色定位:兵头将尾VS教练
7. 班组长提升影响力的两大途径
8. 案例分析:两位新组长的两种选择
第二章、认识班组长的工作职责并有效管理工作时间
1. 千万别飞奔在错误的道路上
2. 案例分析:四种类型的班组长,你属于哪一种?
3. 从组员到班组长的三大调整
4. 别再犯错了,这些才是班组长的工作职责
5. 班组长每天、每周、每月工作安排的技巧
6. 练习:评估我的职责履行情况
7. 像打理金钱一样打理你的时间
8. 学会删减低产能的工作
9. 学会统一使用成块的时间
第三章、通过处理投诉赢得影响力
1. 投诉处理与班组长的影响力
2. 处理投诉从了解客户的期望开始
3. 客户投诉无非就是要这些东西
4. 案例分析:处理投诉时,她做错了什么?
5. 五步解决客户的投诉
6. 练习:快速安抚客户的技巧
7. 处理投诉时千万不要这么说
8. 处理投诉时客户喜欢你这么说
9. 准备回访电话的三大“套路”
10. 回访电话如何开场才能先声夺人
11. 四种长电话的处理技巧
第四章、帮组员缓解负面情绪
1. 认识情绪劳动的特点与伤害
2. 案例分析:员工情绪出现波动的信号
3. 帮助员工调节情绪的三个要点
4. 这三种安抚人的方式只会越安抚越糟糕
5. 安抚别人的三个步骤
6. 练习:聆听与安抚
7. 在两通电话之间快速缓解你的负面情绪
8. 练习:常用的负面情绪缓解技巧
第五章、迅速提升组员技能并改善业绩
1. 重新认识绩效辅导
2. 案例分析:一次失败的辅导
3. 这种“辅导”不让人反感才怪
4. 对小组业绩影响最大的三个核心指标
5. 影响员工绩效的四大关键因素
6. 辅导员工技能的PESOS法
7. 对员工做知识辅导的技巧
8. 对员工做技能辅导的技巧
9. 对员工做工作习惯辅导的技巧
10. 对员工做心态辅导的技巧
11. 练习:有效的绩效辅导
第六章、新老员工和老员工的不同管理方法
1. 案例分析:新人带来的挑战
2. 新组员成为合格客服人员的能力阶梯
3. 让新员工了解那些绝对不能触碰的红线
4. 操作风险就在你我身边
5. 案例分析:入职3个月的组员的管理
6. 有效带领新人度过“憧憬幻灭期”并成功转变
7. 3-9个月员工的管理方法
8. 案例分析:油盐不进
9. 把资深组员带成核心骨干的整体思路
10. 认识三种类型的老员工
11. 有效激发“沉默型”和“熄火型”老员工
12. 有效面对“刺头型”老员工
第七章、在小组中立规矩——维持小组纪律与纠正组员不良表现
1. 班组长纠正员工不良表现时的四种常见错误
2. 掌握这个“登山图”,你就能有效纠正员工的不良表现
3. 练习:纠正员工的不良表现
4. 有效的管理需要建立小组的游戏规则
5. 组员不爽时的四种表现
6. 这三招可以处理棘手的请假问题
7. 案例分析:如何解决这种常见的请假问题?
8. 建立小组游戏规则的技巧
第八章、让你的小组成为互助互爱的团队
1. 案例分析:人冷心暖
2. 在日常工作中做团建工作
3. 八小时外的团建
4. 这些细节能够让活动变得更精彩
5. 利用团建塑造你的影响力
6. 通过班前会和班后会维持小组士气与秩序
7. “班前会”要这样开才有效
8. 练习:组织一次高效的班前会
9. 容易被忽视的“班后会”
10. 让“小组会”真正发挥作用
第九章、有效管理你的上级才能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1. 案例分析:业绩优秀却不受待见的组长
2. 方向错了,你的努力全都白费
3. 对“管理上级”的常见误解
4. 有效管理上级的四个步骤
5. 如何在会议中有效汇报工作
6. 如何有效赢得上级对你的工作的支持
第十章、让你的转培训变得受欢迎
1. 案例分析:一次失败的转培训
2. 搬运式的转培训和加工后的转培训
3. 给组员一个听你讲课的理由
4. 有效培训就这四步
5. 首先来个吸引人的开场
6. 用PIER法展开内容培训的内容
7. 练习:用PIER法丰富培训内容
8. 在培训中互动的技巧
9. 练习:培训的常见互动
10. 最后来个干净有力的结尾
11. 如何减轻你的培训负担
第十一章、模块收结
1. 课程知识点回顾
2. 1分钟培训感想
3.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4. 致谢和互动问答
模块二、成为卓越的班组长
模块简介
本模块的重点是提升班组长的教练式管理技能,进一步提升组员的技能和绩效的同时,为公司培养合格的后备人才,并让班组长自己做好承担更多工作职责的准备。
培训时间
² 本模块标准培训时间为2天;
² 本模块可以单独做,但最好与模块1一起做。
培训方法
讲授、体验练习、模拟情境、案例分析、视频观摩、小组讨论等
第一章、教练型管理对班组长的意义
1. 95后不再相信传统的管理手段
2. 教练式管理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影响
3. 自我评估:我属于哪一种思维模式?
4. 关于个人能力发展的最大谎言
5. 要学好教练技术,你需要掌握这两大假设
6. 教练式组长的三大核心技能:聆听、提问、回应
第二章、透过聆听管理团队
1. 案例分析:说教式管理的危害
2. 重新认识聆听
3. 练习:你的聆听技巧如何?
4. 有效聆听的方向、内容与心态
5. 练习:聆听的工具
6. 有效聆听的3R技巧
7. 练习:聆听的3R技巧
8. 透过聆听搞定糟糕的客服团队
第三章、这样的提问与回应可以让人心服口服
1. 案例分析:小伙伴说他要离职……
2. 班组长带团队时常犯的错误
3. 提问在带客服团队中的巨大威力
4. 练习:这些提问有效吗?
5. 有效提问的态度、技巧与注意事项
6. 练习:有效提问的实践
7. 教练式班组长的四种回应技巧
8. 练习:班组长常见的错误回应列举
9. 如何给建议你的组员才愿意听
第四章、班组长使用教练式管理技巧的流程
1. 教练式管理的七个步骤
2. 案例分析:教练式管理的七个步骤
3. AWE提问的神奇威力及使用技巧
4. 提供帮助却又不被绕进去的技巧
5. 这个时候给建议才有效
6. 练习:教练式管理的七个步骤
第五章、有效辅导从认清楚员工的准备度开始
1. 案例分析: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2. 带人的方法须因人因时而变
3. 认识组员的四种成熟度
4. 练习:这些组员分别处于哪一种成熟度?
5. 判断组员成熟度需注意的问题
6. 不同成熟度对应的教练式管理技巧
7. 练习:判断我常用的管理手段
第六章、通过分配任务和职业规划带出优秀组员
1. 案例分析:全包组长
2. 为何你累死而组员却无法帮上忙?
3. 辅导员工成长为骨干的三层境界
4. 分配任务要这样做
5. 不同成熟度员工的任务分配方法
6. 拒绝鸡汤,用真正的职业规划留住组员
7. 做组员职业规划教练的技巧
8. 案例分析:当你面对员工辞职时……
第七章、班组长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练
1. 高效能管理者的5:3:2
2. 案例分析:无法胜过管理工作的明星员工
3. 人生剧本和工作剧本对我们的影响
4. 练习:发现我的工作剧本
5. 自我教练的五个重要领域
第八章、发扬自己的性格优势
1. 认识不等于了解,了解带来力量
2. 认识DISC的理论
3. 练习:找出自己的性格行为模式
4. 练习:绘制个人DISC图
5. 四种行为模式的分析
6. 使用DISC理论进行自我教练和自我提升
7. 与不同行为模式同事沟通的要点
第九章、透过自我教练扩宽人生之路
1. 案例分析:成绩第一的陪跑员
2. 要成功要幸福,你必须提升你的人生格局
3. 提升人生格局的五个技巧
4. 人生最难的就是更新看问题的角度
5. 学会提升自己看问题的高度和广度
6. 你绝对不该犯的五种职场禁忌
7. 透过自我教练发现自己需要拓宽的领域
8. 练习:我需要改善的领域
第十章、用教练技巧整合你的工作和生活
1. 练习:工作时间不规则,有哪些好处?
2. 用创意整合你的工作和生活
3. 建立这六个小习惯,你会更幸福
4. 练习:我的创意生活
5. 用维护客户的方式经营你的婚姻
6. 用教练技术教导你的小孩
7. 练习:我的整合计划
第十一章、模块收结
1. 课程知识点回顾
2. 1分钟培训感想
3.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4. 致谢和互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