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时间】
【课程方式】线上
1 柜面业务操作及法律风险概述
1.1 柜面业务新形势
1) 经济周期“三期”叠加与银行不良“双升”
2) 外部欺诈和内部人员道德风险“双驱”
3) 互联网金融+,银行“移动化、网络化、信息化”
1.2 法律风险的本质与新特征
1) 法律风险的“三大内涵”
2) 监管行政处罚的“拆包制”与“双罚制”
3) 当前因合规问题引发的民商事羁绊的特点
4) 当前因合规问题引发的刑事责任的特点
5) 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的内生关系
2 账户管理典型操作及法律风险
2.1 银行在账户开立的审查责任
1) 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的区别
2) 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银监办发〔2015〕97号关于实质审查的法条剖析 3) 授权委托书真实性判断、行政公章的法律意义和真实性判断 2.2 银行在账户变更的法律适用规则
1) 印鉴变更的一般规则
2) 印鉴遗失变更的一般规则
3) 账户管理协议约定条款是否有效的法律判断规则
账户类案件发生的主要风险点识别
近年来账户类监管政策的重大变化
2.3 案例剖析
某银行上海分行发生的票据双买断票据诈骗案(同业账户开立)
3 存取款业务典型操作及法律风险
3.1 继承取款
1) 继承权判断的主要依据
2) 继承权公证书、户口本、遗嘱在此类取款中的风险判断 3) 特殊取款规则:人民调解协议与判决书
4) 案例解析:本人代理的继承储蓄纠纷案件
3.2 挂失取款
1) 挂失受理的时效性问题
2) 挂失取款的一般规则:禁止代理的法律思考
3) 挂失取款的特殊规则:识别实质性风险
4 支付结算业务典型操作及法律风险
4.1 风险处置的一般理论
4.1.1 风险、损失、权利三者的逻辑钩稽
4.1.2 权利在风险处置中的效用
4.2 权利在票据结算中的运用
4.2.1 票据权利的法律理解: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4.2.2 案例:某银行深圳分行全国性转账支票案例(无因性) 4.2.3 票据权利和民事权利的区别:某银行杭州分行纸质银票案例(时效性) 票据类案件发生的共性特征
近年来票据类业务的变化及监管政策的重大变化
案例:10亿元同业账户内外勾结诈骗案
5 协助有权机关查询冻结扣划法律风险
5.1 协助有权机关的一般性法理
5.1.1 法无禁止即自由
5.1.2 法无授权即禁止
5.2 有权机关查冻扣“主体”疑难解析
5.2.1 审计署/公证处的权限难问题
5.2.2 律师事务所权限疑难问题(调查令,破产案件以及离婚案件) 5.3 有权机关查冻扣“依据”疑难解析
5.3.1 通知书、裁定书、判决书一致性问题
5.3.2 协助查询存款通知书与协助调查取证通知书一致性问题 5.4 三大平衡关系的处理
5.4.1 客户关系维护和有权机关协助的平衡问题
5.4.2 有权机关协助和银行内部制度的平衡问题
5.4.3 多个有权机关冲突的平衡问题
6、印章
(二)虚假企业公章类案件特点、治理与合规措施
1.虚假企业公章类案件发生的主要风险点识别
2.虚假企业公章类案件在信贷领域、理财领域发生的共性特征
3.公章真假识别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案例:近年三大银行巨额公章虚假诈骗案
(三)银行内控授权与内部印章管理重点注意事项
1.银行内控授权的主要印章类型
2.虚假银行内部印章案件发生的共性特征
3.银行内部印章管控监管核心规定和实务要点
案例:1)内外联手巨额虚假存单质押诈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