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随着企业内外部人才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需要将员工的知识、技能以及工作态度留在企业组织中,并以此来强化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而能长期有效地提升组织竞争力,大部分企业都选择了培养企业内部培训师,并组织内部培训师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然而,课程设计与开发是一项系统而科学的工作,为了课程能够最终满足业务需要,开发人员需要根据清晰的步骤,运用具体而实用的工具来完成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任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会遇到如下问题:
l 课程设计与开发有没有什么标准的流程和方法,让开发更轻松?
l 怎么做课程内容的需求调研,而不是拍脑袋写课程内容?
l 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怎样有效地将经验提取、复制或传递给他人?
l 课程内容有很多,该如何取舍以及有效的逻辑排序?
l 开发的课程内容如何针对性的安排学习活动,确保学员有效吸收?
l 课程开发的标准成果是什么,以及这些成果的制作标准是什么?
l 课程开发周期长,因各种原因总是延误交付,可否在课程现场开发出来?
l 领导要求开发课程勉强做出来了,该怎样评估开发出来的课程的好坏?
l 课程只有开发者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怎样让他人都能把课程的精髓讲透?
l 开发出的课程没有效果,如何确保学员参训后将其应用到工作中,提升绩效?
本课程在于帮助业务专家们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设计与开发自己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进而能够有效地把知识与技能传达给学员,改变学员行为,进而带来绩效改 变。
【课程收益】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体系化和落地性并重,通过系统化、模块化的学习,辅导每一步上的落地练习和反馈,在工作坊结束时,学员不但能就某一特定课题的课程从业务需求分析到某个具体模块的设计,有清晰的成果产出,而且能参照模型,后续独立开发其他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课程结束时,学员将能够:
1.运用四大需求分析技术,提炼出课程的学习需求
2.分解并撰写出本课程的标准学习目标
3.提取学习目标背后的课程知识点并做级别划分
4.运用结构化技术梳理课程内容逻辑和构建相关理论模型
5.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匹配最佳的教学活动
6.运用自然学习法设计出课程完整的教学传递过程
7.设计与开发出一门基于本课程教学理论的标准课程,并制作出课程教学PPT,以及配套的《讲师手册》、《学员手册》、《教学辅助工具包》等关键教学材料模板
【课程对象】
本工作坊旨在为企业实现知识管理与传承贡献价值,适用群体
l 企业内部课程设计与开发人士
l 培训经理,人力资源管理者
l 需要提炼分享自己知识的业务骨干及专家
【课程大纲】
课程开场(第1天) | |
课程内容 | 一、快速通道:课题定位张贴 二、现场投票:参训原因 三、工作坊规则介绍 四、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区别 |
课程产出 | 课题锁定,工作坊规则明确 |
第一单元:分析学习需求(第1天) | |
课程内容 | 案例分析:王培的辛苦课 一、锁定学习对象 1.个人基本情况 2.学习期望程度 3.原有知识背景 4.个人学习态度 5.期待教学方式 6.所在组织支持 7.学习环境要求 二、寻找绩效差距 1.绩效现状分析 2.绩效期望分析 3.输出学习需求 三、界定内容类型 1.知识类学习需求 2.技能类学习需求 3.态度类学习需求 现场练习:小组课题学习需求分析 转化活动:争分夺秒 |
课程产出 | 小组所开发课题的学习需求 |
第二单元:制定学习目标(第1天) | |
课程内容 | 小测试:大家来找茬 一、学习目标的解析 1.学习目标概述 2.学习目标分级 二、学习目标价值 1.决定内容取舍 2.牵引教学活动 3.指导讲师授课 4.课程评估依据 三、培训目标撰写公式 1.动词+宾语=培训目标 2.本杰明.布鲁姆基于认知结构的行为动词 3.推荐ASK三类目标动词 现场练习:小组课题教学目标撰写 转化活动:学员互测 |
课程产出 | 所开发课题教学目标 |
第三单元:萃取学习要点(第1天) | |
课程内容 | 头脑风暴:醋溜土豆丝制作 一、还原场景 1.定类型 2.选时间 3.保数量 二、萃取要求 1.完全穷尽 2.相互独立 3.层级清晰 4.使用短句 三、要点分级 1.ABCDE划分法 2.三级内容划分法 现场练习:小组课题学习要点萃取 转化活动:拉伸回顾 |
课程产出 | 课程核心学习要点输出及分级 |
第四单元:加工课程内容(第2天) | |
课程内容 | 案例分析:典型课件分析 一、学习要点分层 1.一级大纲:单元 2.二级大纲:模块 3.三级大纲:细节 二、要点数量确认 1.一级大纲数量度 2.二级大纲数量度 3.三级大纲数量度 三、层级逻辑设计 1.流程式 2.要素式 3.递进式 4.矩阵式 5.3W式 四、各层级撰写标准 1.一级大纲撰写标准 2.二级大纲撰写标准 3.三级及以下大纲撰写标准 五、内容PPT制作 1.概念+图 2.口诀+图 3.模型图 4.图表 5.大段文字 练习:各小组PPT分工制作内容 转化活动:抛球回顾 |
课程产出 | 所开发课题学习目标、课程各模块知识点、相关标准工具、初版PPT |
第五单元:制定教学策略(第2-3天) | |
课程内容 | 一、调动学习兴趣环节的活动设计 1.开场调兴趣设计 l 问题标签法 l 成果投票法 l 情境为难法 l 问题与收益法 2.单元调兴趣设计 l 现场测试法 l 案例分析法 l 小组讨论法 l 刻度选择法 3.重要模块导入调兴趣设计 l 世界名企法 l 名人经验法 l 邻座探讨法 l 训前提问法 二、课程讲解新知环节的感性素材设计 1.故事素材设计 2.案例素材设计 3.视频素材设计 4.图片素材设计 三、现场应用练习环节活动的设计 1.知识类课程内容练习方法 l 陈述性知识:知识竞赛 l 流程性知识:拼流程卡 2.技能类课程内容练习 l 人际技能:角色扮演 l 智慧技能:案例分析 l 动作技能:实操训练 四、转化学习绩效环节的活动设计 1.课程收尾时回顾 l 海外游学法 l 脑图制作法 l 知识竞赛法 l 小组互考法 l 团队PK法 2.单元结束回顾应用 l 拉身回顾法 l 专家互访法 l 争分夺秒法 l 转身交流法 l 学员互测法 l 抛球回顾法 l 三国杀回顾法 l 图形制作法 3.重要模块知识回顾设计 l 训后提问法 l 邻座探讨法 l 串讲法 练习:PPT教学策略部分制作 转化活动:击鼓传花 |
课程产出 | 小组课程的勾、练、化的PPT |
第六单元:制作教材资料(第3天) | |
小组讨论:课程工具包的构成 一、讲义PPT制作 1.模块构成(封面、开场勾、目标、大纲、转场、单元勾、单元目录、模块内容、单元练、单元化、总回顾、训后转化、封底) 2.模板设计:标题、LOGO、字体、配色、参考线(提前制定模板) 3.美化原则:流程、层次、留白、对齐、对比、统一 4.教学应用:黑/白屏、站位、板书、激光笔、音频、视频、双屏切换 二、讲师手册制作 1.版权说明 2.使用说明 3.课程背景 4.课程简介 5.授课计划 6.授课脚本 7.辅助资料 三、学员手册制作 1.欢迎致辞 2.课堂公约 3.课程背景 4.课程简介 5.课程内容 6.课堂练习 7.散页资料 四、教学辅助工具包制作 1.课程开发定位图 2.大纲思维导图 3.案例单页集 4.练习题库 5.音视频库 6.随堂散页 练习:课程系列工具包制作 转化活动:知识分享 | |
课程产出 | 小组课题的四件套 |
课程收尾(第3天) | |
课程内容 | 一、课程总回顾 |
二、行动计划安排 | |
课程产出 | 课程核心知识点图片、训后改善动力 |
备注:课程中或会根据学员的现场反馈而对部分内容有所调整,不另行通知。
[本大纲版权归老师所有,仅供合作伙伴与本机构业务合作使用,未经书面授权及同意,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