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法典对银行业务影响90个问题及对策
1、银行签订各类合同应注意约定相关事项。
2、未成年名下财产抵押是否有效及民法典依据。
案例1:最高法院民申字第308号对未成年财产抵押认定
3、依法清收不良贷款能否执行未成年名下财产及法律依据?
案例2:通过执行未成年名下的财产收回不良贷款780万。
案例3: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屋是否属家庭共同财产。
4、法人分支机构及职能部门担保是否有效。
5、流质条款不再无效,仅就抵质押财产享优先受偿权。
6、保证人不知情为债权人借新还旧,提供担保的行为效力从无效变为可撤销。
7、哪些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解读及对策。
8、合同无效情形,解读及对策。
9、诉讼时效新规定,解读及对策。
10、妥善使用和保管查询资料,避免侵权解读及对策。
11、设立居住权,影响依法处置抵押的房屋及银行对策。
12、地役权,影响依法处置抵押土地使用权及银行对策。
13、扩大物权担保合同范围,有利于银行信贷业务创新.
14、土地经营权可以抵押。
15、贷款抵押和保证双保险不一定保险及对策
16、海域使用权可抵押,拓宽押品渠道。
17、动产抵押规则变化,合同文本应修改及对策
18、民营学校和医院抵押、担保是否有效?
19、按照民法典新规,防范抵押物虚假租赁及对策。
20、抵押财产可转让,银行面临哪些风险及有效对策。
案例4: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物,是否可以行使抵押权?
21、动产抵押面临失去抵押权的风险及对策
22、抵押与保证并存,注意避免保证人免责
23、银行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抵押权?
24、同一房屋抵押两个银行,谁优先受偿及对策。
25、同一财产上抵押权、质权并存时的清偿顺序。
26、购买价款超级优先权,银行如何规避风险。
27、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后新建增建筑物银行享有抵押权吗?
28、银行应该在什么期限内行使抵押权?
29、明确最高额保证可为已存在债权提供担保,有利于银行与保证人对担保债权范围自由作出约定。
30、最高额抵押物被查封的新债权问题及对策
31、保证金质押业务中保证金利息是否属于质押物范畴及对策
32、扩大应收账款范围,方便质押融资及如何防控风险。
33、合同生效条件有所变更及对策
34、预约成就,也是有效的。
35、避免格式合同条款被认定无效的措施。
36、情势变更,可依法解除合同。
37、银行如何运用代位权扩大清收保全战果。
案例5:行使代位权收回不良贷款615万元。
38、银行如何充分运用撤销权,扩大清收保全战果。
案例6:银行及时行使撤销权收回不良433万元。
39、银行可以单户转让债权清收不良贷款。
案例7:通过法院寻找清收线索 单户转让不良贷款债权,成功收回已经核销12年的损失类贷款1266万元。
40、转让不良贷款债权通知债务人方式。
41、银行转让不良贷款是否需要通知保证人。
42、银行转让不良贷款,履行费用由谁承担。
42、清收不良,债务加入,扩大还款来源。
43、银行收贷顺序有新的规定。
44、依法清收如何确认夫妻共同债务
45、处置不良资产产生的孳息如何处理。
46、借贷利息最高上限规定及对策
47、借款合同无效,抵押担保合同无效,防控措施
48、保证方式没约定或约定不明,为一般保证责任。
49、保证期间没约定或约定不明,推定为六个月及对策。
50、债务转移须担保人同意,银行合同约定很重要
51、最高额担保风险及对策
52、担保诉讼时效规定及对策
53、银行转让不良贷款是否需要通知保证人
54、多个保证人之间的债务追偿
55、应收账款列入保理,开展业务提供法律支持
56、依法清收不良,虚假应收账款保理怎么办?
案例8:银行对应收账款有无优先权受偿权。
57、依法清收,重保理应收账款清偿顺序
58、规范宣传,避免银行构成侵权对策
59、授信独立担保无效及对策
60、 担保范围不能大于主债务
61、 保证人没有机关授权担保有效情形
62、分支机构对外担保没经授权担保无效
63、担保合同无效后,保证人如何承担责任
64、诉讼撤诉是否中断诉讼时效
65、对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提供保证是否有效
66、不能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合同的效力及对策
67、担保财产不可分割如何处理及对策
68、抵押物的从物如何处理
69、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效力
70、债权诉讼时效届满,抵押权灭失
71、银行实现抵质押物权程序
72、不动产抵押合同的效力及对策
73、不动产登记簿的效力及对策
74、因登记部门原因不能办理登记的后果及对策
75、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效力
76、土地抵押、房屋没抵押效力
77、房屋抵押、土地没抵押的效力。
78、抵押预告登记法律效力
79、未办理登记的动产抵押合同的效力
80、提单质押法律效力
81、汇票质押法律效力
82、应收账款质押法律效力
83、留置权法律效力
84、未在法定登记机构的担保法律效力
85、所有权保留法律效力
86、保理法律效力
87、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的效力
88、将财产形式上转让至债权人名下的担保
89、将股权形式上转让至债权人名下的担保
90、保证金的法律效力
第二章 《九民纪要》25个问题及对策
1、清收不良贷款,《九民纪要》哪三种情形可要求债务人股东承担赔偿或连带责任。
2、依法清收,如何判断担保合同是否合法有效。
3、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没有相应决议,担保效力如何?
4、认定债权人在接受公司提供担保时善意的标准?
5、银行对担保形式审查义务的标准有哪些?
6、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已发布公告,担保是否有效?
7、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未发布公告,担保是否无效?
8、哪些担保事项需要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决议?
9、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上市公司是否应该发布公告?担保无效后,上市公司或其控股子公司是否有缔约过失责任?
10、在什么情形下,公司对外担保没有机关决议也有效?
11、盖章行为的法律效力认定标准,最高院裁判思路。
清收案例7:保证人以非备案公章主张担保无效,法院判决依据和结果。
12、履行期届满后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效力如何认定?13、违约程度显著轻微,债权人解除合同不能再任性。
14、清收不良贷款利息的确认标准和范围。
15、担保合同约定独立担保有效吗?
16、怎么约定担保合同的担保范围?
17、办理借新还旧贷款须重新办理抵押登记。
18、主债权超过诉讼时效,抵押权是否消灭?
19、未办理登记的不动产抵押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20、清收不良贷款,房地分别抵押如何处理?
21、抵押权随主债权转让。
22、依法清收,如何认定动产抵押与质权的清偿顺序?
23、不能办理登记的约定担保物权如何处理?银行如何才能获得优先受偿权。
24、清收保兑仓授信不良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25、让与担保有效(流质无效)。
第三章 信贷业务常遇法律风险及对策
一、防止借款合同无效及对策
1、借款合同无效的六种情形
2、借款合同无效,贷款面临的风险
3、避免借款合同无效的五个对策
4、民刑交叉担保人主张脱保逃避债务新手段及应对措施
二、土地抵押风险及对策
1、抵押的土地类型
2、抵押的风险类型
3、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的法律风险
4、防控土地抵押法律风险措施
三、在建工程设定抵押的法律风险
1、合规风险
2、价值确定风险
3、合同风险
4、工程价款优先抵押权风险
5、划拨土地上在建工程抵押风险
6、在建工程抵押权与税收优先权冲突风险
7、抵押权不能对抗已付款商品房预售买受人
案例9:房屋购买者的居住权优先于银行房产贷款抵押
8、土地抵押转为在建工程抵押过程中的操作风险
9、防范在建工程抵押风险对策
四、房屋抵押的风险
1、抵押房屋变现能力
2、房地产抵押估价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3、抵押登记时间以抵押权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上的时间为准
4、抵押无效的八种情形
5、防控抵押风险11个对策。
五、保证担保风险
1、担保无法律风险。
2、防范担保无效措施。
第四章 信贷业务和资产保全业务常遇20个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