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业务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民法典实施两周年半对信贷业务影响的100个风险点》
【课程背景】
《民法典》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现已实施一年半。新法关于担保制度较旧有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变化之处超过1/3,实施两年以来,涉及信贷业务争议较大的地方,最高院及地方各级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做出了裁判与解读。如:原法律规定未经过抵押权人同意,抵押人不得转让抵押物,而《民法典》规定抵押人无需经过抵押权人同意有权转让抵押物,如何防范?又如:《民法典》创设了居住权制度,该制度对信贷业务有哪些影响?又如:抵押权与租赁权冲突时,如何判断哪种权利优先?
新法涉信贷业务的修定内容对金融机构担保业务的正常开展影响至深,如果不及时掌握,将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授课人根据十余年法院审判经验和两年城商行法务总监的经历,全面梳理了金融担保业务中的常见法律问题,精选出100个法律风险点,这些风险基本涵盖金融担保实操中常见的热点、难点。授课人依照《民法典》及最新担保制度解释,结合新法实施一年以来的最新判例,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学员对象】
适合从事信贷条线的客户经理及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
【课程收益】
1、让参训人员系统了解《民法典》及《<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的制定背景、颁布意义;
2、学习《民法典》及《<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金融担保业务相关的主要内容,聚焦于创新和变化部分;
3、以金融担保业务典型问题为切入,结合《民法典》实施一年半以来的最新判例,掌握应对策略。
【授课天数】
2天
【老师简介】
彰平,民建会员;
曾任法官十年内:某地级市主城区法院入额法官、金融庭庭长;
曾任银行高管两年:某城商行总行法务部负责人;
现北京中企清大教育集团专家顾问;
现北京凯耀律师事务所金融部主任;
兼河北工程大学法律硕士生导师;
2018年编写《合同纠纷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书中案例均来自10余年亲自审理案件;
2019年主编《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常见问题与法院裁判观点》(人民法院出版社),主要解答金融纠纷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2020年12月主编《公司人格混同诉讼裁判规则与典型案例》(人民法院出版社),主要针对公司或股东逃避债务现象,提供解决思路和措施。
2021年3月编写《金融担保实务常见法律问题一本通》,针对金融担保实务常见的问题,以《民法典》及担保制度司法解释为解答依据。
公众号“彰平合同说”创始人,原创金融法律文章260余篇。
【授课特点】
彰平老师通过银行法务总监的履历,深谙信贷业务中的各种风险。同时结合资深一线法官的审判经验,擅长以法官为视角,以审判思维解决信贷业务中的法律问题。
【课程大纲】
第一章《民法典》及新司法解释介绍
(一)《民法典》;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
第二章 《民法典》及新担保司法解释对主合同的影响
*关键词:诉讼时效 中断
问题1.诉讼时效内如何主张债权?留存哪些凭据才有效?
问题2.如何确保客户办理信贷业务的委托手续有效性?
——《民法典》第162条、第165条、第170条、第172条
*关键词:合同解除 合同终止 合同无效的区别
问题3.如何区分合同解除、合同终止、合同无效?对信贷业务有何影响?
问题4.主合同解除,担保人的责任是否免除?
——《民法典》第566条第3款、《<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7条
思考: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的承担责任问题可以约定吗?(债权人如何约定主合同解除后的责任承担?)
问题5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是否一定无效?——《<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2条
思考:担保合同约定担保人对主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承担担保责任,该有关担保独立性的约定有效吗?
*关键词:格式条款 无效 提示义务
问题6.信贷合同哪些格式条款需要履行提示说明义务?银行如何履行该项义务?未履行该义务,承担何种不利后果?
——《民法典》第496条
*关键词:贷款利率 法律上限
问题7.商业银行约定的贷款利率是否有法律上限?超过法律上限是否不受保护?
——《民法典》第680条、
*关键词:金融债权 管辖权
问题8.债权人将债务人、担保人一并起诉时,如何确定管辖权?——《<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21条
问题9.主合同和保证合同均约定了管辖法院,债权人仅起诉保证人的,如何确定管辖权?——《<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21条
思考:债权人如何约定管权更为合理?
*关键词:夫妻共同债务
问题10.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民法典》第1064条
问题11.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对外提供保证担保,相应保证之债能否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民法典》第1064条
思考:超出日常夫妻生活的借款不应推定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超出夫妻日常生活开支?
第二章《民法典》及新担保司法解释对保证合同的影响
*关键词:保证方式 一般保证 连带保证
问题1:如何判断第三人的承诺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 ——《民法典》第686条
思考:“保证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者未偿还债务时即承担保证责任、无条件承担保证责任”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
问题2: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区别及法律后果是什么?——《民法典》第687条、688条
*关键词:共同保证 追偿权
问题3:多个保证人之间能否追偿?——《民法典》第700条
问题4:新规下何种条件保证人之间可以追偿?——《<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3条
思考:债权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保证人之间能够追偿还是不追偿?
问题5: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能否向共同债务人追偿?
*关键词:法定继承 遗产管理人
问题6:债务逾期后,担保人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在遗产范围内需承担还款责任吗? ——《民法典》第1159条
问题:7.担保人在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在遗产范围内需承担还款责任吗?
问题8:当所有法定继承放弃继承遗产时,债权人如何列明被告?——《民法典》第1147条
思考:就担保债务的继承问题,债权人如何确定诉讼策略?
*关键词:保证期间 诉讼时效
问题9: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区别?——《民法典》第692条
思考:①保证期间约定多长更为合理?②债权人如何主张保证责任?
问题10:连带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何时起算?——《民法典》第694条、《<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32条
问题11:法院能否对保证期间届满的事实进行主动审查?——《民法典》第692条第1款、《<民法典>有关担保部分的解释》第34条
问题12:保证期间过后,经债权人催收,保证人在催收证明上签字,债权人能依此继续主张保证责任吗?
思考:①诉讼时效超过,债务人在催款通知书签字的效力?②抵押权存续期间超过,抵押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抵押权还在吗?
问题13: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仅向部分保证人主张权利,效力是否及于其他保证人?——《<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29条
思考:债权人对个别保证人超过保证期间,其他保证人能否因此抗辩部分免责?
*关键词:保证主体资格 保证合同无效
问题14:民办学校和民办医院是否具有保证人资格?——《民法典》第683条、《<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6条第2款
问题15:村委会或居民委员会是否具有保证人资格?——《<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5条
问题16:无效的保证合同,保证人承担何种责任?——《<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7条
思考:①不具有保证人资格的民办学校签订的保证合同无效,民办学校是否无需承担任何赔偿责任?②民办医院登记为非营利性法人,但利润分配给了出资人,保证人仍无责?
*关键词:公司担保 公司决议
问题17:公司对外担保,未经公司决议,担保是否有效?——《<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7条、第8条
思考:①公司章程未约定公司对外担保事宜,由哪个机构出具公司决议?②未设董事会的公司,执行董事一人签字算有效的董事会决议吗?③债权人对公司决议的真伪负责吗?④未经公司决议担保合同无效,公司有过错的,用承担其他责任吗?
问题18: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与普通公司对外担保的要求是否更加严苛?——《<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9条
思考:上市公司没有公司决议,但进行了公告,担保有效吗?
问题19:分公司(分支机构)对外提供保证,需要公司决议吗?——《<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1条第1款
思考:分公司对外担保,债权人最稳妥的办法是什么?
问题20:公司债务加入,是否需要公司决议?——《民法典》第552条、《<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2条
思考:债务加入与债务转移的区别?
*关键词:债权转让
问题21:债权转让的特征及法律后果?——《民法典》第545条-550条
问题22:因未通知保证人债权转让,导致保证人向债权人履行完毕保证责任,受让人能向保证人主张保证责任吗?——《民法典》第696条
问题23:保证人能否从债权人处受让担保的债权,进而以“受让人”的身份向其他保证人主张权利?——《<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4条
思考:保证人控制的公司或近亲属从债权人处受让债权后,能以“受让人”的身份主张权利吗?
问题24:如何理解《民法典》第700条“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8条
问题25:债权人转让债权时,保证债权已过保证期间,保证人能否抗辩免责?——《民法典》第701条
*关键词:贷款展期
问题26:贷款展期协议未征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是否免责? ——《民法典》第695条
思考:①若保证合同约定借款金额、期限、用途等重要信息发生变更无需通知保证人,该约定有效吗?②债权人应如何完善贷款展期手续?
*关键词:担保责任免除
问题27:债权人能否以特别约定的方式将保证人免予承担担保责任的法定情形予以排除呢?——《民法典》第695条
问题28:借新还旧,保证人何种情形下免责?——《<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6条第1款
思考:债权人如何完善合同规避保证人免责的风险?
问题29:债务人以过桥资金归还旧贷,再以新贷偿还过桥资金,保证人能否免责?——《<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6条第1款
问题30:债权人明确免除某个保证人责任的,其他保证人能否免责?——《民法典》第519条、《<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3条
思考:债权人免除部分保证人的责任,其他保证人到底应免除多少?
*关键词:撤诉时效中断
问题31:撤诉是否产生向保证人主张了保证责任的效力?——《<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31条第2款
思考:债权人何种行为能产生诉讼时效的中断?以及注意留存哪些证据?
第三章《民法典》及新担保司法解释对抵押合同的影响
*关键词:担保方式 优劣对比
问题1:抵押担保与保证担保的优劣对比?——《民法典》第394条、第681条
思考:关于抵押与保证,债权人如何科学选择?
*关键词:担保的从属性
问题2:担保合同能否约定违约金条款?——《<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3条
*关键词:混合担保 清偿顺序
问题3:债务人的物保和第三人的物保、人保并存时,债权人是否必须先以债务人提供的物保实现债权?——《民法典》第392条
思考:如何完善合同条款,明确约定清偿顺序?
*关键词:无权处分 善意取得
问题4: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房屋,未经配偶同意擅自设定抵押,抵押是否有效?——《民法典》第311条
问题5:父母将未成年人名下的房屋设立抵押,抵押有效吗?——《民法典》第35条
思考:善意抵押权人的注意义务有哪些?(债权人如何履行审查义务?)
*关键词:抵押登记 抵押权设立
问题6:动产与不动产抵押登记的效力有何不同?——《民法典》第402条、第403条
问题7:签订抵押合同未办理抵押登记,抵押人是否不再承担责任?——《民法典》第402条、《<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46条
思考:如何完善合同条款降低抵押人事后不配合办理抵押登记的风险?
问题8:抵押登记仅登记本金,合同约定的担保范围还包括利息等附属债权,以哪个为准?——《九民纪要》第58条,《<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47条、第48条
问题9:如果主债权转让,抵押未办理变更登记,抵押是否继续有效?——《民法典》第407条
问题10:不动产登记部门能不能以超额抵押为由拒绝办理抵押登记?——《民法典》第213条
问题11:多套房屋为同一笔贷款抵押,不动产登记部门强制要求按照本金分割登记,每个抵押物的优先受偿范围是什么?——《九民纪要》第58条
*关键词:预告登记 优先受偿权
问题12:债权人办理了商品房抵押预告登记后,是否享有优先受偿权?——《民法典》第221条、402条
问题13:预告抵押登记符合何种条件享有优先受偿权?——《<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52条第1款
思考:①满足何种条件具备办理抵押登记? ②什么叫建筑物首次登记? ③权利人是否必须先办理抵押登记,才能诉讼主张抵押权? ④当事人自能够进行抵押登记之日起90天内未申请登记,预告登记失效。“自能够进行抵押登记”之时从何时起算? ⑤被人民法院确认了享有抵押权的预告登记人,有无必要再去办理抵押登记?
*关键词:抵押权存续期间 抵押权丧失
问题14:抵押合同约定的“抵押期间”或他项权证上登记的“担保期间”届满后,抵押权丧失了吗?——《民法典》第393条、第419条
问题15:抵押权人未在主债权的诉讼时效内行使抵押权,丧失抵押权吗?——《民法典》第419条
思考:抵押人未抗辩抵押权存续期间已过,法院能否主动审查?
*关键词:贷款展期 变更登记 司法查封
问题16:设有抵押担保的贷款,若办理展期,未办理抵押变更登记,抵押是否继续有效?——《民法典》第393条
思考:未办理变更登记的展期贷款,债权人应如何规避风险? 问题17:抵押物被查封后,贷款还能展期吗?——《民法典》
第678条
思考:信贷人员应该如何完善展期业务?
*关键词:借新还旧 抵押人免责
问题18:第三人抵押人不知是“借新还旧”,能否要求免责?——《<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6条
问题19:“借新还旧”,抵押人继续担保的,是否必须注销原抵押登记重新办理抵押登记?——《九民纪要》第57条、《<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6条第2款
思考:“借新还旧”更换抵押手续如此频繁,信贷人员应该如何规范操作、完善合同?
*关键词:共同抵押 部分清偿
问题20:按份共同抵押,主债权得到部分清偿,从债权应同比减少吗?——《民法典》第388条、《<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2条第1款
*关键词:担保物权 竟存 清偿顺序
问题21:多个担保物权竟存时清偿顺序如何判断?——《民法典》第414条、第415条、第456条
问题22:抵押权人放弃抵押权的顺位,其他担保人能对放弃的部分主张免责吗?——《民法典》第409条
思考:共同抵押与顺位抵押是一回事吗?
*关键词:抵押物转让
问题23: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抵押人能否任意转让抵押物?——《民法典》第406条、《<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43条
思考:①抵押人私自转让抵押物的行为对抵押权人有哪些不利影响?②抵押权人如何设置合法路径规制抵押人恶意转让抵押物?③如何利用自然资源部于2021年4月6日公布的《关于做好不动产抵押权登记工作的通知》限制抵押物任意转让?
*关键词:孳息 司法查封 提存
问题24:抵押权人可以向抵押人主张孳息吗?——《民法典》第412条
思考:①抵押权人收取的孳息有无优先受偿权?①收取的孳息何时才能用以清偿债务?①针对孳息部分,债权人应如何采取有效的诉讼措施?
*关键词:抵押权 租赁权 效力优先
问题25:“抵押不破租赁”对抵押权的行使有哪些影响——《民法典》第405条
*关键词:居住权 抵押权 竞合 效力优先
问题26:居住权对抵押权的影响是什么?——《民法典》第366条-370条
思考:①债权人如何在办理抵押前全面尽职调查抵押物状态?②法院能查封、拍卖设定有居住权的房屋吗?③债务人住宅如何防范虚假租赁、居住权?(若承租人租赁合同签订在抵押权设立前,但租赁物交付占有在抵押权设立后,抵押权人有权主张抵押权优先?)
*关键词:房地一体 抵押
问题27:只抵押了房屋,未抵押房屋所占土地使用权,或者只抵押了土地使用权,未抵押地上的房屋,抵押权人对未抵押的土地使用权或房屋有无抵押权?
问题28:仅以土地使用权抵押后,地上的房屋续建部分以及新增建筑物,是否属于抵押财产?
问题29:以在建工程抵押的,当事人按照担保合同约定,主张抵押权的效力及于续建部分、新增建筑物以及规划中尚未建造的建筑物的,能否支持?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权 农村土地经营权 农村土地流转 抵押
问题30:“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具体区别?
问题31:农村土地办理抵押担保,是否需要发包人同意?若发生土地流转后再抵押,是否需要发包人与承包人均同意?
问题32:农地(草原)抵押面临的现实及如何应对?
延伸思考1:保险业务对于农地抵押的保障作用如何体现?
延伸思考2:农村土地、牧民草原做抵押物的,价值如何确定?
问题33:农村土地抵押担保,银行如何有效实现抵押权?
延伸思考一:土地流转后由经营者抵押,如承包人从经营者手中收回土地,银行如何实现抵押权?
延伸思考二:农村土地抵押后,地上的农作物是否影响抵押权的实现?
问题34: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权何时设立?
延伸思考一:农地(草原)抵押需要到哪个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延伸思考二:土地经营权抵押,作为家庭共同权利人是否均需要面签?委托办理需注意哪些风险?
第四章 《民法典》及新担保司法解释对最高额抵押的影响
*关键词:概念 特征
问题1:什么是最高额抵押担保?——《民法典》第420条
问题2:从事抵押担保业务时,选择一般抵押,还是最高额抵押?选择标准是什么?——《民法典》第394条、第420条第1款
*关键词:合同相对性
问题3:上级行与抵押人签订了最高额抵押担保合同,债权确定期间内下属支行向该借款人发放的贷款是否在最高额抵押担保合同担保范围内? ——《民法典》第465条
思考:如何完善合同约定,规避因银行内部操作不规范的风险?
*关键词:债权转让
问题4:最高额抵押担保的主债权可以转让吗? ——《民法典》第421条
思考:最高额抵押债权确定前,若特殊情况下需要转让部分债权,如何有效操作?
*关键词:担保范围 变更登记
问题5:当事人另行达成协议将最高额抵押权设立前已经存在的债权转入该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范围,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被转入债权的抵押权依法设立了吗? ——《民法典》第420条第2款
问题6:最高额抵押权设立后“最高债权额、债权确定期间、担保范围”变更的,上述情况是否必须办理变更登记?——《民法典》第393条、第422条
思考:未做变更登记存在哪些风险?如何防范?
*关键词:债权确定期间 顺位抵押
问题7:债权确定期间内,抵押物办理了顺位抵押登记,若再放款,优先受偿权是否排在了顺位抵押之后?——《民法典》第414条
问题8:一般抵押权和最高额抵押权能在同一财产上并存吗? ——《民法典》第409条
思考:同一财产设定多个抵押权时,未经顺位靠前的抵押权人同意,能将顺位靠后的抵押权前移?
*关键词:综合授信合同
问题9:综合授信合同(或最高额借款合同)与普通借款合同是否是一回事?如果将普通借款合同当作综合授信合同使用,贷款人会有什么风险?——《民法典》第211条、第212条、第213条
思考:综合授信合同作用?制定时应包含哪些核心内容?
*关键词:登记条件
问题10:有些不动产登记机构提供简版制式最高额抵押合同,只需要当事人填写重要信息即可,是否可以广泛推广?——《民法典》第211条-213条
问题11:“借新还旧”未办理抵押登记,在新的抵押合同中约定“继续为新贷提供担保”,适合于最高额抵押吗?——《九民纪要》第57条、《<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6条第2款
思考:①错误适用“继续为新贷提供担保”,会造成哪些不利后果? ②最高额抵押担保业务中,对个别借款适用“借新还旧”时如何无风险操作?
*关键词:债权确定期间 决算日
问题12:最高额抵押担保所担保的债权为何需要确定?——《民法典》第423条
思考:债权确定后,抵押权人能立即主张抵押权吗?
*关键词:法院查封 担保范围
问题13:法院查封最高额抵押的抵押物后未通知银行,银行仍继续发放贷款,该笔贷款是否属于担保的债权范围?法院查封后又依法解封,该笔贷款是否属于债权范围?——《民法典》第423条第4项
*关键词:借款期限 债权确定期间
问题14:借款期限可以超出债权确定的最后日期吗? ——《民法典》第423条第1项
*关键词:最高债权额 担保范围 抵押物价值 放贷余额
问题15:如何理解“本金最高额”和“债权最高额?——《<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5条
思考:新规下,如何合理约定债权最高额?
问题16:如何掌握抵押物的价值、最高债权额、总放贷余额三者之间的关系?——《民法典》第420条第1款、《<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5条
第五章 《民法典》及新担保司法解释对其他担保的影响
*关键词:最高额保证
问题1:最高额保证概念、特征是什么? ——《民法典》第690条第1款
思考:最高额保证与最高额抵押区别与利弊?
问题2:最高额保证的债权确定期间(决算期)与保证期间是一回事儿吗?——《民法典》第692条第1款
问题3:最高额保证的保证期间何时起算?——《民法典》第692条、《<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30条
思考:新规下,如何约定最高额的保证期间最为有利?
问题4:如何决算最高额保证所担保的债务?——《民法典》第692条第1款
思考:参照最高额抵押的规定,最高额保证的最高债权额范围应否包括债权余额+附属债权?
问题5:最高额保证的个别主合同无效,保证人是否因此不承担担保责任?——《<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7条第2款
思考:①最高额保证中的主合同与从合同关系较普通保证合同有何不同? ②个别合同无效导致债务人所负担的责任是否也应受最高债权额约束?
*关键词:质押担保
问题6:质押担保及特征?——《民法典》第425条
问题7:质押权何时设立?——《民法典》第429条、第441条
思考:哪些权利质押必须经过登记才能生效?在哪里登记?
问题8:保证金质押的设立需满足什么条件?——《<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70条
问题9:保证金能否排除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 ——《<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70条
*关键词:反担保
问题10:什么是反担保?——《民法典》第387条、第689条
思考:返担保的标的是什么?
问题11:反担保合同没有明确约定保证期间,反担保的保证期间应从何时起算?——《民法典》第387条、第689条
*关键词:应收账款
问题12:哪些应收账款可以质押?——《<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61条
*关键词:收费权 质押
问题13:收费权是否可以质押?——《民法典》第440条、《<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61条
思考:债权人办理应收账款与收费权质押应注意哪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