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作业与作业标准》
主讲:张胜老师
【课程背景】
对制造业而言,现场是创造价值的核心,产品是由员工生产出来的。对客户而言,低价格、高质量、短交付是客户的要求。那么如何实现客户的这些要求呢?标准作业是确保现场能够稳定、有序、高效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基本保证。
那么如何保证员工的标准作业呢?结合高效的现场管理,作业标准能够辅助现场管理者实现。并且由于标准作业是在正式量产前完成的,IE工程师可以通过工序能力表、标准作业组合票、标准作业票这三项标准作业工具提前识别作业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制定满足生产的标准作业文件。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得企业的中基层管理人员,IE/工艺工程师掌握标准作业文件的制作方法,能够从最经济作业的角度制作标准作业文件。并能够驱动关联人员持续消除现场浪费,并最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课程收益】
Ø 掌握标准作业的理念及标准作业三要素
Ø 理解标准作业的条件及基本事项
Ø 理解标准作业三工具:工序能力表、标准作业组合票、标准作业票
Ø 能够独立制作作业标准
【课程特色】
多年企业工程师从业经历、管理经历及创业经历使得老师能够从具体实施角度、宏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讲解课程,并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循序渐进,善于从底层逻辑讲解。
张老师的课程脱离了模块化的通用培训或咨询逻辑,能够帮助学员快速识别、分析问题,并能结合企业当前阶段的实际资源及发展阶段制定“落地”的对策。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企业中基层管理、IE/工艺工程师;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1. 为什么作业需要标准化?
2. 精益五原则
3. 增值活动与非增值活动
4. 降低非增值活动
Ø 价值编组
Ø 产线平衡
第二单元:标准作业与作业标准
1. 标准/基准的必要性
2. 标准作业的定义与目的
3. 作业标准的定义及推行背景
4. 标准作业管理重点
Ø 标准作业环境
Ø 作业质量
Ø 标准作业程序
5.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概述
第三单元:标准作业的实施
1. 作业标准化的步骤
2. 作业标准化的前提
Ø 以人的动作为中心
Ø 重复作业
Ø 监督者设定
3. 标准作业的基本事项
Ø 安全
Ø 品质
4. 改善与技术革新
Ø 消除不增值动作与空手浪费
Ø 改善加工(组装)、检查作业
第四单元:标准作业三要素与关联资料
1. 标准作业三要素的内容
2. 标准化的作业时间
Ø 具体要求
Ø 标准工时是标准作业的基础
Ø 相关名词
3. 标准的作业顺序
4. 标准手持数
Ø 标准手持数的定义
Ø 如何设定标准手持数
5. 标准作业的设计方法
6. 标准作业是动态的
7. 标准作业的关联资料
Ø 时间关联资料
Ø 各工序产能表
Ø 安全指示书
Ø 作业顺序表(流程图)
Ø 控制计划(QC工程图)
Ø 作业指导书
Ø 标准作业票、标准作业组合票
8. 教授员工的步骤(TWI-JI)
第五单元:标准作业三工具
1. 工序能力表
Ø 定义及计算方式
Ø 表格与案例
Ø 工序能力表练习
2. 标准作业组合票
Ø 定义
Ø 标准作业组合票案例
Ø 标准作业组合票练习
3. 标准作业票
Ø 定义与注意事项
Ø 标准作业票案例
Ø 标准作业票练习(现场部分)
第六单元:标准作业与改善
1. 标准作业的作用及实施条件
Ø 标准作业是改善的基础
Ø 标准作业的必要条件
2. PDCA循环
3. 如何发现浪费
Ø 发现浪费的手法
Ø 发现浪费与改善
第七单元:总结与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