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预计讲授时长:1~2天
课程关键字: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 数字化转型 工业大数据 人工智能
课程结构
一、伟大的时代:意义与背景
二、数字化转型:概念与体系
三、企业的实践:重构与改进
四、转型的基础:数据与平台
五、总结与展望:光明与坎坷
课程简介
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更好地创造价值。本讲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是不是真的非常重要?这个问题其实许多人没有真正想清楚,只是人云亦云。面对数字化的时代,很多企业都在彷徨:不做怕失去机会、做又怕走错方向。遇到困难时,分不清楚哪些是努力克服的、哪些是应该放弃的,不知道哪些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流方向。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走到技术之外,从社会和经济学角度看问题。在课程的第一部分讨论意义和背景,主要讨论这些问题。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我们从企业人士的角度看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层面,数字化转型是业务需求的创新带动的。必须从业务的层面看数字化转型,避免为数字化而数字化。从决策者的角度看,数字化转型就是推进协同、共享和知识复用。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就是提高管控的能力;从技术人员的角度看,就是知识的数字化、软件化。这些工作可能会引发商业模式、组织流程、技术手段的改变。
讲座的第三个部分,介绍国内外成功的实践。课程给出大量实际的案例。这些案例虽然涉及到多个行业。但与前面的理论分析都是吻合的,也是与工业人的追求是吻合的。这充分说明,数字化转型有着本质的共性。笔者指出:从技术方法上看,数字化转型和智能知道,是“用人明白的道理,让计算机做得更好”。数字化转型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智能化能够让管理和控制实现高度的融合。管理的提升会帮助企业挖掘巨大的经济价值,并将质量水平带入新的高度。推进智能化,必须学会“发挥人的特长、利用人的知识;针对人的盲点、弥补人的不足”。
讲座的第四部分,主要介绍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撑,如工业大数据技术和工业互联网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从技术角度理解这些概念并不困难,难的仍然是如何创造价值。从经济上看,推进这些技术面临的直接问题是成本高、价值低。这些技术的本质,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工具,让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工作成本更低、价值更大。
在讲座的最后一部分,我们针对的是企业的观念。推进数字化转型,一定要有“领先者”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才会高度关注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和知识沉淀。否则,数字化转型工作就会变成一种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