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商业银行新形势下案防的特点和要求
(一)“三个80%”现象和“三个一”现象
(二)企业信用风险向欺诈风险转变日益凸显,贷款诈骗或骗取贷款层出不穷。
(三)互联网金融及产品创新,操作风险防范压力持续增大。
(四)人员道德风险导致各类犯罪仍然呈现高压态势,道德风险引发次生危害。
第二章 商业银行案防工作的重点与抓手
一、商业银行内外勾结案件预防与控制(一)银行账户及现金类业务案件特点、治理与预防措施。
(二)印章管理与印鉴管理注意事项。
(三)同业业务、票据业务案件特点与预防措施
二、商业银行内部案件预防与控制
(一)违法发放贷款罪法律惩治与预防措施。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法律惩治与预防措施。
(三)挪用资金罪法律惩治与预防措施。
三、商业银行外部案件预防与控制(一)贷款诈骗罪(骗取贷款罪)法律惩治与预防措施。
(二)银行卡类业务案件特点、治理与预防措施。
(三)电子银行类业务案件特点、治理与预防措施。
第三章 商业银行消保工作面临形势与要求
一、监管趋严:审慎监管向行为监管转型,双峰监管;双罚制与拆包制推行
二、竞争激化:银行业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导致恶性竞争;银行业考核强化导致消费者权益的侵害;银行业改革创新导致消费者权益一定程度上的侵害
三、维权多元化:维权意识的觉醒;维权手段的多样;维权途径的多元
第四章 商业银行消保工作的重点与抓手
一、消保体系的建设和落地
1.消保组织体系建设
1) 公司治理层面:董事会如何下设消保委员会
2) 总行经营层面:总行专兼职消保职能部门如何设立及职责分工
3) 分支机构层面:兼职消保岗、联络员与合规职责的如何整合
4) 岗位设置与绩效考核:如何更加符合法人机构的实际特征
2. 消保制度体系建设
1) 董事会消保委员会议事规则如何设计
2) 消保核心制度如何设计:“一指引三办法五细则”
3) 消保延伸制度如何设计:跨部门、跨岗位、跨机构
二、消保重点工作的建设和落地
1.投诉处理(重点,单独讲)
2.消保宣传(结合新媒体新网络)
3.客户信息保护工作
4.阶段性工作重点(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三、消保投诉处理与应对
1.当前银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主要类型与消费者投诉的主要原因
1) 服务质量型:主要是柜面运管条线
2) 财产侵害型(重点):主要涉及存款安全、担保安全、投资理财安全 3) 人身侵害型:主要涉及人身第三方损害
4) 客户信息侵害型:主要涉及客户隐私、财产信息、暴力催收 5) 制度法规理解偏差型:主要涉及工作人员对制度法律理解欠缺
2.金融消费者投诉的主要应对防范方法与策略
1) 直接赔偿策略
2) 迂回策略
3) 绥靖策略
4) 第三方调解策略
5) 官方组织与非官方组织结合策略
第五章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