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 30 年回顾与未来发展展望》
课 程 大 纲
第一部分 中国资本市场 30 年回顾
一 、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 一) 在发展中规范阶段 ( 1990 ~ 1999 年)
( 二) 在规范中发展阶段 ( 2000 ~ 2016 年)
( 三) 进 一 步市场化 、 法治化 、 国际化阶段 ( 2017 年至今)
二 、 大数据看中国资本市场 30 年
( 一) 成长与变迁
( 二) 大与强
三 、 中国资本市场与美国成熟资本市场差别对比
( 一) 核心制度
( 二) 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结构
( 三) 退市家数与退市率
( 四) 投资者占比
( 五) 公司分红
( 六) 交易制度
四 、 党中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资本市场
第二部分 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展望
一 、 中国面临的三大新形势
(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过去 的要素驱动、债务驱动,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变 。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结 构优化的关键阶段。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 大循环为主体 、国 内 国际双循环 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经济行稳致
远、社会安定和谐,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二) 全球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各种逆全球化的思潮 、民粹主义、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进一 步兴起,给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治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将深刻改变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及运行规则, 并且疫 情可能会长期化, 带来很大的复杂性。
二 、 三大新形势下,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金融改革发展
坚持金融供给侧改革战略方向, 以金融科技引领的金融体系集成创新服务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需要关注的十个重点问题
( 一) 是把握第四次金融革命机遇, 引领金融科技健康发展。
( 二) 是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科创金融体系。
( 三) 是建设独立自主的高质量金融基础设施。
( 四) 是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支持绿色发展。
( 五) 是构建新能源发展和能源供给体系战略调整的金融支持体系。
( 六) 是以可持续为基本前提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着力缓解小微和民营企业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七) 是发展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产业链金融。
( 八) 是做好金融支持民生发展。
( 九) 是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十) 是全面提升系统性风险管理能力。
三 、 三大新形势下,加快中国资本市场变革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实现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增强国家竞争能力、 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迫切需要;
(三)建设现代金融体系 、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调整现有金融体系和 融资结构 、 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迫切需要;
(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四 、 中国资本市场面临五大变革
(一)深化注册制改革和退市制度;
(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筑牢实体经济基本盘;
(三) 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四)数字资本市场引领未来发展方向;
(五)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 ,提升监管水平
五 、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 目标
(一)在市场层次上,从塔尖到塔基, 拓宽塔基, 夯实基础。
(二)在市场组织上,从场内到场外 ,在建设场内市场的同时,有序扩大场外
交易。
(三)在市场重心上,从融资到投资, 从侧重融资功能到更多重视投资者权益 保护。
( 四)在市场募资上,从公募到私募 ,在弥补公募短板的同时, 大力发展私募 市场。
六 、 中国由资本大国到资本强国的推进手段
( 一 ) 全面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不仅要发展股票市场, 而且要发展 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同时进一 步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包括期货、期权市场。
应进一 步加大直接融资比重 ,使资本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 二) 造就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质企业发行上市。
( 三) 发展高端资本市场, 广泛开展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
( 四) 加快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
( 五)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 六) 健全资本市场法律体系。
七 、 建议
( 一) 对于企业家
( 二) 对于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