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2  财务  微信  法律    网格化  管理  营销  总裁班  安全 

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主讲老师: 宋学丛 宋学丛
课时安排: 1-2天,6小时/天
学习费用: 面议
课程预约: 隋老师 (微信同号)
课程简介: 双碳背景下金融机构绿色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绿色金融的主要参与者,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已经意识到实行绿色标准不仅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自身业务模式的转变、提升机构声誉和国际竞争力。我们相信未来绿色金融一定会加速发展,为早日实现“双碳” 目标贡献力量,“点绿成金” !。
内训课程分类: 综合管理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财务税务 | 基层管理 | 中层管理 | 领导力 | 管理沟通 | 薪酬绩效 | 企业文化 | 团队管理 | 行政办公 | 公司治理 | 股权激励 | 生产管理 | 采购物流 | 项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质量管理 | 员工管理 | 班组管理 | 职业技能 | 互联网+ | 新媒体 | TTT培训 | 礼仪服务 | 商务谈判 | 演讲培训 | 宏观经济 | 趋势发展 | 金融资本 | 商业模式 | 战略运营 | 法律风险 | 沙盘模拟 | 国企改革 | 乡村振兴 | 党建培训 | 保险培训 | 银行培训 | 电信领域 | 房地产 | 国学智慧 | 心理学 | 情绪管理 | 时间管理 | 目标管理 | 客户管理 | 店长培训 | 新能源 | 数字化转型 | 工业4.0 | 电力行业 |
更新时间: 2022-11-28 15:47

【课程背景】            

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愿景被正式纳入“十四五”规划。目前针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已经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绝大部分需要通过金融体系利用市场资金加以弥补。近年来我国的绿色金融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自主创新下取得蓬勃发展,成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大亮点。

Ø  我国为什么会提出双碳政策?

Ø  双碳政策会给哪些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Ø  什么是绿色金融?

Ø  绿色金融的发展机遇有哪些?

Ø  金融机构如何抓住机遇,做好绿色转型?

作为绿色金融的主要参与者,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已经意识到实行绿色标准不仅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自身业务模式的转变、提升机构声誉和国际竞争力。我们相信未来绿色金融一定会加速发展,为早日实现“双碳” 目标贡献力量,“点绿成金” !。

 

【课程收益】

Ø  全面了解双碳政策的提出背景

Ø  正确认识绿色产业的发展机遇

Ø  全面理解绿色金融的发展演化

Ø  把握绿色金融发展带来的机遇

Ø  了解绿色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

Ø  理解金融机构的绿色转型之路

 

【课程特色】

双碳政策的深入解读;绿色金融政策与实践发展的全面梳理;主流经济理论分析方法;打通宏观政策、中观产业、微观企业全链条;科学严谨,通俗易懂。


【课程对象】金融机构从业者、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我国为什么会提出双碳政策?

1、我国双碳政策背景

Ø  全球气候变化

Ø  全球气候峰会

Ø  中国国际承诺

Ø  中国双碳政策

2、双碳背景下的绿色产业

Ø  节能环保产业

Ø  清洁生产产业

Ø  清洁能源产业

Ø  生态环境产业

透视:绿水青山

二、绿色金融有哪些发展机会?

1、绿色金融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Ø  绿色金融的定义

Ø  当前各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比较

Ø  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

透视:我国绿色金融的政策体系

2、绿色信贷

3、绿色债券

4、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5、ESG投资

6、绿色保险

7、绿色金融未来发展方向

Ø  进一步统一绿色金融标准

Ø  强化ESG信息披露

Ø  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Ø  增强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多样性

三、金融机构如何做好绿色转型?

1、加快金融机构自身的低碳转型

2、调整信贷政策

3、优化投资结构

4、丰富绿色金融产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与绿色金融,大有可为相关内训课
商业银行从业人员涉案调查、监管违规处罚与行为管理 区域性银行发展趋势研判及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 普惠的必然与选择  ——银行做好中小微贷款的路径和方法 尽职免责——银行信贷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 化险为夷——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与舆情控制 红线预警——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全案解析 银行客户维护与信息治理 厅堂综合服务与管理体系打造
宋学丛老师介绍>宋学丛老师其它课程
影响他人,激发正能量 抗疫救心,拨云见日 自我管理,高效抗压 知行合一,心安自在 发现力量,提高士气 全面部署,稳中求进 贡献历史,开拓未来 乡村振兴,富民强国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障及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16574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