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对于企业来讲不仅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然而,更重要的是招进来的新人,如何能尽快融入新的组织,并能够快速胜任工作岗位且留存下来,更是各家企业人力资源最难解决的问题。
因此,导师制应运而生。世界500强企业中,有70%的企业都建立了导师制度,特别是针对新员工导师制更为重要。有些企业将担任合作的导师,作为选拔的条件之一。国内的企业中,以华为在这方面做的非常成熟。
本课程专门为企业培养合格导师应掌握的辅导技巧而设计。通过学习与训练,导师与徒弟建立伙伴关系,融洽了工作关系;通过经验的传授,让被辅导员工快速融入团队,适应岗位工作;运用教练式辅导技巧,激发了徒弟的工作热情与意愿,提升了员工的绩效,使员工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感,增强了员工对团队的归属。
【课程对象】企业内部导师
【课程时长】1天,6小时/天
【课程目标】
● 认识带教导师的角色定位与导师的核心能力;
● 学习带教导师基本技巧并通过课堂实践体验并掌握技巧;
● 学习带教操作流程与操作关键,通过现场扮演掌握技巧;
● 认识什么是教练,学习教练式带教技巧,提升辅导绩效。
【授课方式】
结合引导技术、教练技术,在课程中融入小组讨论、个案演练、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戏剧隐喻、画面隐喻、工具配乐、沙盘演练等,避免生涩理论,使学员在练中学,学中用。
【课程大纲】
模块一 企业之“师”角色认知
1. 自我定位-企业之“师”角色三问
1.1 为了讲完还是教会?
n 传统之“师”
n 企业之“师”
1.2 受众群体对一还是对多?
n 企业“导师”
n 企业“讲师”
1.3 对于内容灌输还是点燃
2. 知止而定-企业之“师”能力认知
2.1 成为内训师对个人及企业的价值
n 成为企业之“师”助力个人提升六大能力
表达力、创造力、乐趣力、内驱力、榜样力
n 成为企业之“师”助力企业促进业绩达成
沟通力、洞穿力、萃取力、传承力、传播力
练习:勾选成为企业之“师”最想提升的能力,并组内分享
2.2 企业之“师”及六大能力
n 三大角色(导航仪、催化剂、教练员)
n 六大能力(团队共创成为企业之“师”需具备能力)
模块二 企业之“师”传帮带-传递技能
1. 企业之“师”传什么
1.1 企业之“师”与学员达成目标共识
n 基于教练技术进行目标共识
n 基于岗位任务进行目标共识
1.2 让学员眼前一亮的“干货”
n 执行某项任务的“避坑指南”
n 执行某项任务的“经验诀窍”
练习:找到各自岗位中关键任务的“坑”、“窍”
2. 企业之“师”怎么传
2.1 辅导中的第一秘籍-倾听
n 倾听的三个层级
n 倾听中的三脑原理
n 3F倾听的技巧
练习:组内形成3人小组进行倾听与发问练习
2.2 辅导中的第二个秘籍-提问
n 封闭式提问
n 开放式提问
n 厘清事实的提问
n 赋能式提问
模块三 企业之“师”传帮带-帮助提升
1. 员工辅导提升
1.1 目标设定的5大原则
n 清晰设定
n 可以衡量
n 时间限制
n 整体相关
n 可以达成
1.2 员工辅导的IDP计划
2. 过程跟进,实时管控
2.1 过程跟进的工具
n 双轮矩阵使用
练习:运用双轮矩阵进行行动过程跟进练习
2.2 过程跟进的底层原理
3. 转化障碍,帮助成长
3.1 行动障碍破除工具
n 力场分析
3.2 行动支持工具
n SEA模型
模块四 企业之“师”传帮带-带动融入
1. 协助分析,带动发展
1.1 员工自我分析工具
n SWOT分析
n 性格分析
1.2 员工底层心智模式探索
2. 带动融入,能力激发
2.1 辅导中的第三大秘籍-回应
n 回应与质询
n 积极反馈的技巧
2.2 辅导中的第四大秘籍-欣赏
n 欣赏的2个内在
n 欣赏的1个外在
模块练习:班级进行欣赏及反馈练习
模块五 课程回顾与总结
【主要内容】基于所学内容,通过步骤练习,呈现学员制作课件,进行互动点评,在应用中实践所学。
1. 行动之步
2.1 通过所学内容,建立行动531模型
2.2 找到可以快速应用到工作中内训授课方法
——【整体答疑,总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