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2  财务  微信  法律    网格化  管理  营销  总裁班  安全 

柜面反洗钱——风险防范与合规实务

主讲老师: 郭平松 郭平松

主讲师资:郭平松

课时安排: 1天/6小时
学习费用: 面议
课程预约: 隋老师 (微信同号)
课程简介: 一是,提升全员反洗钱的意识;二是,落实运营条线岗位反洗钱工作的实操要领,切实解决柜面人员反洗钱工作的“痛点”和“盲区”,让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着”。
内训课程分类: 综合管理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财务税务 | 基层管理 | 中层管理 | 领导力 | 管理沟通 | 薪酬绩效 | 企业文化 | 团队管理 | 行政办公 | 公司治理 | 股权激励 | 生产管理 | 采购物流 | 项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质量管理 | 员工管理 | 班组管理 | 职业技能 | 互联网+ | 新媒体 | TTT培训 | 礼仪服务 | 商务谈判 | 演讲培训 | 宏观经济 | 趋势发展 | 金融资本 | 商业模式 | 战略运营 | 法律风险 | 沙盘模拟 | 国企改革 | 乡村振兴 | 党建培训 | 保险培训 | 银行培训 | 电信领域 | 房地产 | 国学智慧 | 心理学 | 情绪管理 | 时间管理 | 目标管理 | 客户管理 | 店长培训 | 新能源 | 数字化转型 | 工业4.0 | 电力行业 |
更新时间: 2023-07-21 09:56


一、课程背景/收益

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单位下发多项文件(包括《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 证监会令〔2022〕第1号)),本课程从执行者和实操者的角度,通过丰富的实操案例解析运营实际工作中的洗钱风险和反洗钱合规管理风险,并将当下国际洗钱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监管要求融入培训课程,为学员提高反洗钱工作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是,提升全员反洗钱的意识;二是,落实运营条线岗位反洗钱工作的实操要领,切实解决柜面人员反洗钱工作的“痛点”和“盲区”,让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着”。

二、课程对象:综合柜员、会计主管、内控经理、支行长、反洗钱专员、运营管理人员等

三、课程时长:1-2天

四、课程大纲:

课程导入:什么是反洗钱?——洗钱罪与洗钱行为的区别;

案例:这两个大学生触犯洗钱罪吗?

第一章:柜面反洗钱之“公转私”

导入:“公转私”业务每天都在发生,要提供什么材料,合规了吗?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何时休?如何把握“大客户”的需求与银行“合规”的要求相结合?

1、不合规公转私的法律后果:由“行政责任”向“刑事责任”转变;

2、网上银行公转私设置限额的要求及依据;

3、公转私建议把握原则:尽职调查与风险可控;

4、日常业务中,企业用财务人员个人的账户发工资或进行对公资金往来,银行是否需要对该个人账户进行控制?

5、常见疑难:股份有限公司,借钱给法定代表人/股东1300万,提供借款合同、股东会决议,欲办理公转私业务,可以吗?

6、企业已工商注销,销户时能把账户余额直接转到原法定代表人的个人账户吗?

第二章:柜面反洗钱之防范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

1、从央行近年来的反洗钱行政处罚发现,金融机构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成为新的处罚点,且成为“重灾区”!

2、案例诠释“身份不明客户”定义:你以为的你以为,真的是你以为吗?

案例1:对公客户营业执照已由工商部门注销、吊销,银行仍为此提供转账、汇款等服务,是否属于与身份不明的客户发生交易?

案例2:对公客户营业执照已由工商部门注销、吊销,银行仍为此提供转账、汇款等服务,是否会遭受监管处罚?

3、身份不明客户的行为构成

1)身份不明客户是按照规定应识别而未识别!

         案例:一次性金融服务业务;

2)金融机构对发生交易的客户的真实身份不知晓!

         案例:证件过期被采取控制措施,客户有合理理由能否解除控制?

3)行为上发生了交易!

         案例:开户、登录、功能修改等操作行为是否可以认定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

4)金融机构对发生“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的行为存在过错!

         案例:对公账户用于赌博或诈骗的资金过渡。

4、案例解析:典型七种身份不明客户的行为表现

        案例7-10则。

第三章:洗钱高风险客户风险防范与管理

1、什么是洗钱高风险客户?

身份特性VS地域VS业务VS行业(含职业)

2、实务解析“风险为本”的工作方法。

案例1:根据银发【2017】235号,哪些主体必须采取强化尽职调查措施?

案例2:A客户:中国居民,32岁,当地户籍;B客户:菲律宾人,32岁,初入境

    两位客户谁的风险更高?持护照来开户的外国人就一定属于洗钱高风险客户吗?

3、洗钱高风险客户的对象(重点讲解常见的6种情形)。

4、洗钱高风险客户——强化尽职调查及交易监测措施(重点讲解常使用的9种措施)。

5、洗钱高风险客户的持续及重新识别——高风险客户业务如何合规办理?

案例1:什么情况下应拒绝受理业务?

案例2:什么情况下可先调低风险等级再受理业务?

第四章:柜面反洗钱之可疑交易识别与分析

1、网点人员对于可疑交易识别的重要性——大胆怀疑,合理求证

案例1:只因柜员多了一句询问,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集资案;

案例2:个人申请账户止付,可以吗?

2、如何开展可疑交易分析?(重点展开)

可疑主体+可疑行为+可疑交易+尽职调查+分析判断(类罪判断)。

3、尽职调查的实操技能?

案例1:公司异常交易被预警,银行如何开展电话尽调?

案例2:某VIP客户(上市公司的董事)的个人账户年度交易金额5亿,其中多为公司“公转私”转入,后转给公司财务个人账户,再由公司财务给员工发工资(四千多人),是否可以?

4、小结:反洗钱有我!——金融机构的主观能动性,是发现可疑交易的基础。

第五章:柜面反洗钱之保密义务

1、违反信息保密义务系反洗钱行政处罚的主要原因之一。

2、推动法治进程之典型案件: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

  1)民法典: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2)2021司法解释: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的规定;

     案例:客户不同意接受柜台或智能设备的人脸识别,银行能否拒绝办理业务?

3、银行工作人员为何频出反洗钱泄密?

1)有意泄密—源于利益驱使:案例解析刑事处罚VS行政处罚

2)无意泄密—源于业务技能水平:案例解析行政处罚

    3)如何杜绝有意与防范无意?

案例1:泄露公安查询信息,一银行员工被终身禁止从业

      案例2:协助有权机关查询信息后,什么情形可以告知客户,什么情形不可以告知?

  3、典型六种反洗钱泄密内容的行为主要表现:

案例6-8则。

第六章:柜面反洗钱之非自然人受益所有人识别

1、FATF互评估对我国反洗钱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成为首要的反洗钱行政处罚原因(包括处罚笔数、罚单金额,均为排在第一位)。而对非自然人受益所有人的识别工作,前期大多数为“形式审核”,这是受益所有人识别的初级阶段;然而随着监管逐步提高要求,未来的“形式审核”将会是处罚的重点。

2、目前多数银行在识别公司的受益所有人时,遇到没有直接或间接拥有超过25%公司股权的自然人时,往往直接判定、登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受益所有人。是否正确?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否必然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3、案例诠释“受益所有人”内涵——企业股权、表决权、控制权;

4、受益所有人相关文件解读:

人行令〔2007〕第2号与人行令〔2022〕第1号

银发〔2017〕235号;银发〔2018〕164号等。

5、受益所有人识别工作如何开展?

1)逻辑一:穿透股权后仍识别不到自然人,怎么办?

         案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受益所有人应判定是谁?

2)逻辑二:穿透股权后识别不到自然人,欲识别法定代表人却发现法定代表人是“失信被执行人”、“犯罪嫌疑人”、“服刑犯”等情形,怎么办?

        案例:昆明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受益所有人应判定是谁?

3)逻辑三:遇到行业协会等其他类型的机构、组织,怎么办?

         案例:厦门XX餐饮行业协会的受益所有人应判定是谁?

4)逻辑四:受益所有人识别错误的典型表现形式及法律后果。

   案例:某国有行多则案例。

    6、受益所有人识别工作其他常见疑难解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与柜面反洗钱——风险防范与合规实务相关内训课
企业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评估 内控风险合规  管理审计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海外经营风险管理 国企混改审计实务 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 风险识别与评估
郭平松老师介绍>郭平松老师其它课程
柜面反洗钱反电信诈骗  风险防范与合规实务 《银行协助有权机关“查冻扣”业务风险防范》——不越位-不缺位-正确定位 《银行协助有权机关“查冻扣”业务风险防范》  ——不越位-不缺位-正确定位 新形势下银行账户管控业务风险识别 新形势下银行账户优化服务与风险防控 反电信诈骗下  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优化服务与风险防控 新形势下银行账户管控业务风险识别  (个人与对公) 从业务角度看投诉管理之道——业务不能办,依据给您看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障及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16574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