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对象】银行网点工作人员
【课程时间】6小时
【课程大纲】
一、厅堂客户服务风险及压力
1、外部风险冲击持续加大(案例)
2、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广受重视(案例)
3、员工风险行为引发内部案件增加(案例)
二、厅堂环境建设风险防控
1、工作环境内保障客户人身财产安全
(1)日常安保工作梳理
(2)外部风险事件防范(案例)
(3)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案例)
2、设备管理与维护
3、监控管理与录像检查(案例)
4、厅堂外来人员管理(案例)
5、公民个人信息保护
(1)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刑法、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案例)
(2)监管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要求:信息安全权(案例)
(3)客户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全流程管理(案例)
三、厅堂服务操作风险防控
1、反洗钱:加强客户尽职调查
(1)一审开户文件
①有效证件及辅助证件的审核认定
②瑕疵证件受理标准(案例)
③联网核查异常情况处置(案例)
④失效身份证应对建议及依据(案例)
⑤利用数据平台提升身份核实效能(案例)
(2)二审意愿
①涉及银行账户买卖的可疑开户特征(案例)
②个人客户开户理由审核要点
③开户意愿核实有效话术(案例)
④拒绝可疑开户的法律、法规依据和沟通话术(案例演练)
(3)三审身份
①冒名、假名开户的作案手法(案例)
②识别冒名、假名开户的方法(案例)
③冒名、假名开户的应对措施(案例)
④冒名、假名开户的法律责任认定(案例)
(4)防范账户出租出借
①结算账户分类分级管理
②强化尽职调查(案例)
③加强开户回访及账户交易监测排查(案例)
2、电信网络诈骗识别与拦截
(1)转账业务“三个清楚” (案例)
(2)日常巡视“三个务必” (案例)
(3)诈骗拦截“三个步骤” (案例)
3、特殊客户群体业务受理
(1)特殊人群相关法律法规
①监管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要求:受尊重权(案例)
②《民法典》中对“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标准
③《民法典》中有关“代理”的规定
(2)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身体不便的成年客户群体
①委托书的要素要求(案例)
②境内委托公证文书审核(案例)
③面谈面签合规要点(案例)
(3)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客户群体
①可受理的身体状况证明(案例)
②受理残疾人证的注意事项及真伪查询(案例)
③指定监护的认定(案例)
(4)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
①法定监护关系证明文件(案例)
②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居委会)出具证明的事项
③指定监护的前提和认定(案例)
四、厅堂工作人员职业操守
1、公正透明、服务群众
(1)提升团队内部协同能力(案例)
(2)加强员工外部沟通能力(案例)
(3)投诉处理规范、及时(案例)
2、熟知业务、适度服务
(1)代客操作风险后果(案例)
(2)业务指导风险防控(案例)
3、诚实信用、合规营销
(1)严格营销人员上岗考核机制
(2)加强产品信息披露,持续客户教育工作(案例)
(3)实施产品销售专区管理
4、严守底线、防控案件
(1)厅堂人员典型案件分享(案例)
(2)银行案件三后果:法律惩处、行政处罚、行内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