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项目管理》
课程目标
传统的企业组织建立在功能分工之上,按照生产、财务、营销、人力资源、行政等功能设立部门,但这种体制很难应对跨部门的工作需求。为了面对竞争环境的挑战,企业必须不断且快速地进行新产品开发,或是构筑新的信息体系,或是强化服务内涵,以提升顾客的满意程度,这些需求带动了跨部门机动式组织的需求,也带动了项目管理技术的发展。
但现代的商业环境变的更加复杂而多变,正如美国战争学院对战场的VUCA形容一般,V代表Volatility波动性、U代表Uncertainty不确定性、C代表Complexity复杂性,而A代表Ambiguity模糊性,而VUCA这一术语已经被普遍用来描述今天商业环境的『新常态』。这种新常态为项目管理带来全面性的挑战,在项目规划初期的需求,在项目完成时可能已经不适用;或是项目的需求在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导致项目完成期限不断延误,因此我们需要新的项目管理方法,来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商业环境,这就是敏捷项目管理的发展背景。
所谓敏捷项目管理,指的是一种将项目切成一个个小段落来进行阶段性的呈现,而不是一次式呈现的项目管理方式。因为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我们越来越难准确的预估项目完成期限时的「未来需求」,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滚动调整」,借着逐步完成项目的一部分,来逐步修正项目的发展方向。这种作法一方面能快速调整项目方向与内容,面对不断变化的需求,让项目规划上更具有弹性;另一方面能节省项目规划初期大量的预估与文书作业时间。
能达到敏捷项目管理要求的方法不断的被提出,本课程采用较晚被提出,但应用最广泛的Scrum工作法来作为课程的核心技巧。Scrum工作法除了适用于软件开发,也适用于各种项目的管理,甚至个人的时间管理及工作效率的提升,用途非常广泛。在Google、Spotify、Amazon、荷兰ING集团、等全球知名企业,将Scrum工作法从项目管理扩大到组织运作上并带来明显成效后,更带动『敏捷组织』的风潮。
本课程详细介绍Scrum工作法在项目管理上的操作步骤,逐步带领学员来了解敏捷项目管理的精神与意涵。由于Scrum工作法的作法并不复杂,课程会运用大量的活动与练习,并辅以影片说明,来协助学员掌握敏捷项目管理的技巧,并能在课后加以运用。
目标学员
• 项目经理及项目团队成员
• 任何对学习敏捷项目管理有兴趣的人员
课程特色
本课程针对项目经理及项目成员转型为敏捷项目管理所设计,具有以下的优势:
1. 课程内容针对性高,实做性高,能有效提升各种项目管理的效率与成功率
课程内容设计上针对敏捷项目管理的架构所设计,包括:敏捷的意义与原则、Scrum工作法下的三个角色与五个会议、用户故事编写、等,逐步让学员了解敏捷项目管理相对于传统项目管理的优势与应用时机,并熟练整个运作流程。
2. 课堂演练与讨论多,教学方法变化多,让学员参与到课程中
课程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讨论及互动,让学员从动手做中去学习,再加上国外教学影片的辅助,引导学员思考并熟悉Scrum工作法的要领。不管学员是否具备参与项目的经验,都能参与到课程中,协助学员课后落实在工作中。
3. 课程内容完全符合2020年版之「Scrum Guide」,提供最新版又最正确的敏捷项目管理规范
项目管理的技巧不断推陈出新,课程内容采用2020年11月最新公告的「Scrum Guide」,与世界最新技术同步,提供学员最新又最正确的敏捷项目管理课程内容,能保障培训的投资与后续学习的一致性。
4. 后续课程延伸性高,能与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相结合,协助学员应用技巧于工作上
敏捷项目管理最早用在软件开发的项目上,在取得重大成功之后,向生产制造、一般项目管理、个人工作效率等领域延伸,最后扩大到组织营运效率的敏捷化,也就是转型为敏捷式组织。换言之,本课程可以作为公司推动敏捷化的基础,学员上完课之后除了能有效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与成功率,也可以进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与时间管理,进而配合公司的敏捷转型。课后学员如果需要加强敏捷方面之领导力,或学习推动敏捷转型变革,也有后续进阶课程可供选择,提供完整的学习方案。
课程大纲
课程单元 | 课程内容 | 进行方式 | 时数 | 学习目标 |
单元一:敏捷管理 | ‧ VUCA(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与模糊性)时代的挑战 ‧ 什么是敏捷 ‧ 敏捷管理 ‧ 课堂活动:翻牌 ‧ 瀑布式管理 vs. 敏捷式管理 ‧ 敏捷的起源 ‧ 敏捷宣言 ‧ 敏捷的四个价值观 ‧ 敏捷的12条原则 ‧ 敏捷项目管理 vs. 传统项目管理 ‧ 敏捷项目管理的预期效益 ‧ 敏捷项目管理的运用时机 | ‧ 讲授 ‧ 课堂讨论 ‧ 小组讨论 ‧ 课堂活动:翻牌 | 1.5 | ‧ 市场变化快速,年初的规划到年中可能就不适用了;再则客户的需求不断在变,导致项目计划经常赶不上客户的变化,让项目期限不断的延迟,最后项目成员苦不堪言,客户满意度又低。 ‧ 敏捷项目管理简单的说就是以「边做边计划,边做边交付、边做边修正」的工作循环组合,来适应快速变化的项目环境。 ‧ 本单元介绍敏捷项目管理方法,以快速调适,应对快速变化的项目管理挑战。单元一开始介绍敏捷管理的精神与原则,让学员了解新旧项目管理方式的差别。单元中也会藉助小组竞赛,让学员能更快的发现,其实只要改变我们平常做事的方式,就能大幅提升工作的效率。 |
单元二: Scrum工作法 | ‧ 敏捷思维下的实践方法 ‧ 什么是Scrum工作法 ‧ Scrum工作法的起源 ‧ Scrum工作法是一个框架 ‧ Scrum工作法下的三个角色: 1. 产品负责人 2. Scrum Master 3. 开发团队 ‧ 产品负责人的角色、特征与使命 ‧ Scrum Master的角色、特征与使命 ‧ 开发团队的角色、特征与使命 ‧ 课堂活动:三个角色卡片排列 ‧ Scrum工作法下的五个事件 1. Sprint 2. Sprint规划会议 3. 每日站立会议 4. Sprint审查会议 5. Sprint回顾会议 ‧ 课堂活动:五个事件卡片排列 ‧ Scrum工作法的五个价值观 ‧ Scrum工作法的优势 ‧ 一些关于Scrum工作法的常见误解 | ‧ 讲授 ‧ 课堂讨论 ‧ 影片讨论:每日站立会议 ‧ 课堂活动:卡片排列
| 1.5 | ‧ 敏捷是一种思维,要落实敏捷需要一套工作方式。本单元介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Scrum工作法,这种项目工作方式在Google及Amazon等大企业实行并获得明显成效之后,已经成为企业项目管理的主流方法。 ‧ 单元中会介绍Scrum工作法下的三个角色与五个事件,透过课堂中的卡片排列活动,让即使是没有项目管理经验的学员,都能很轻松地了解如何以Scrum工作法来进行项目管理。 |
单元三: 需求分析与阶段性产出 | ‧ 什么是用户故事(User Story) ‧ 用户故事(User Stories), 史诗故事(Epics), 倡议(Initiatives)及主题(Themes)的差异 ‧ 史诗故事vs. 用户故事 ‧ 好故事的INVEST六大标准 ‧ 好的用户故事指南 ‧ 验收测试 ‧ Scrum工作法下的三个阶段性产出(工件Artifact) 1. 产品待办列表(Product Backlog) 2. Sprint待办清单(Sprint Backlog) 3. 增量(Increment) ‧ Sprint待办清单的管理 ‧ 完成的定义(Definition of Done,DOD) ‧ 增量的意涵 ‧ 规划发布及迭代 ‧ Velocity 速率 ‧ 估算的方法 ‧ 工作排序的MoSCoW法 | ‧ 讲授 ‧ 课堂讨论 ‧ 课堂活动:Sprint待办事项的估算
| 1.5 | ‧ 项目的来源可能是上级交办的任务,也可能是产品相关的项目,也可能直接与客户相关,因此深入了解项目的目的与需求是项目最重要的成败关键。 ‧ 本单元介绍几种关键的用户故事的意涵与作法,并透过课堂活动,让学员学习如何正确了解项目需求者的期望。 ‧ 敏捷项目管理与传统项目管理的最大差别之一是阶段性的成果展现。本单元后半段介绍三个阶段性的产出,并让学员在课堂上练习工作量的估算与安排。 |
单元四: 敏捷项目管理实做练习 | ‧ 讲师介绍活动进行方式,邀请「主角」(可能是公司主管、HR或是饭店的工作人员),并示范如何使用各组的广告牌及便利贴,以及说明场地内的活动路线。 ‧ 影片示范:如何组织你的Scrum工作团队 ‧ 小组敏捷项目管理(Scrum工作法)练习:为主角规划一个两天一夜的自助旅行 - 小组内先推举「产品负责人」,负责任务中随时与「主角」沟通,并上台领任务提示单 - 「产品负责人」召开『产品规划会议』,列出所有待办事项(主角的需求),并依主角需求优先级排序,列出『产品待办列表』。 - 「产品负责人」指派一位成员担任「Scrum Master」(通常是自助旅行经验最丰富或人缘最好的学员)主持第一次『Sprint规划会议』,找出预期向用户呈现的阶段性成果,并分解成细部的工作任务 - 进行第一轮『Sprint』。过程中「产品负责人」应该不断的与「主角」沟通澄清需求,「Scrum Master」负责组织团队的运作,每5分钟召开一次『每日站立会议』,检查进度,直到整个Sprint流程结束。 - 后续第二轮Sprint的流程与前面相同,直至活动结束 ‧ 活动检讨与反思 ‧ 课程总结 | ‧ 讲授 ‧ 课堂讨论 ‧ 小组讨论 ‧ 影片讨论:如何组织你的Scrum工作团队 ‧ 专案实做:规划一个两天一夜的自助旅行(或公司指定项目) | 2.5 | ‧ 为了让学员能实际进行一次敏捷式的项目管理,课程最后会以小组为单位,让学员亲身操作与体会敏捷项目管理的实际作法,课后自然能顺利的加以运用。 ‧ 活动的主要目的在让学员体验一下Scrum工作法的流程,以及强化敏捷管理下四个价值观:『个人与互动』、『可用的软件(产出)』、『与客户合作』及『响应变化』。 ‧ 在小组活动开始前,会播放示范教学影片,以协助学员组织自己的Scrum团队。 ‧ 活动结束前会引导学员来思考,传统闭门工作然后期末一次呈现工作成果的传统项目管理方法,与过程中不断地与客户互动,依互动不断进行调整的敏捷项目管理有何差异,带入敏捷项目管理的优势,以做为课程的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