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到管理——教练型支行长的自我赋能
课程价值
在银行的日常工作中,银行支行长在业务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既是团队的领导者,又是具体业务的推进者。
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
如何在团队成员有限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指标。
如何在团队成员年龄差距较大的时候高效的进行管理。
如何在保证完成任务的前提下与主管支行行领导、各条业务线同事保持紧密联系。
如何更好的处理支行中下属、客户之间的人际关系。
面对网点的客户群体又该如何经营和维护。
网点活动又该如何组织。
……
支行长在这样的困境中,常常觉得分身乏力,会陷入期目标的无限循环中,工作效率也会越来越低,战斗力也会越来越弱,直接影响整个机构营销效能的发挥。《教练型支行长》课程的宗旨就是全面剖析支行长工作中的困境,用自我认知的方法还原管理现场,用教练的思维去带团队,拿业绩。打破传统的培训模式,让支行长轻松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促进团队绩效的达成。
我们期望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帮助支行长:
ü 完成角色认知,明确自身的管理角色和找准团队管理的抓手。
ü 学会管理上级,理解管理上级就是管理资源;学会管理平级,理解管理平级也是分享源;学会管理下级,理解管理下级就是调动资源。
ü 掌握营销业绩达成的方法,建立团队信任和树立共同目标,凝聚团队的力量,带领团队调研市场、分解客户群体,组织小活动,共同实现目标。
ü 学会有效辅导下属的方法和流程,帮助下属成长和发展,让团队更高效。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支行长的角色篇
应用场景:打破支行长固有思维,重新对支行长角色进行定位。
1、自我定位——对管理的全新认知和理解。
2、角色定位——支行长为何而生?
3、“解决问题”是支行长存在的价值所在。
4、从管事、理人到驭心的蜕变。
5、不同阶段管理者的灵活定位。
第二部分、支行长管理技能提升
场景:提升支行长与上级,平级,下级管理资源,申请资源的能力。
一、管理上级篇
1、上级其实也是需要管理的。
2、管理上级的本质:获得更多的资源。
3、管理上级从理解上级开始。
4、了解上级的沟通模式,与上级行成高效的交流。
5、如何同上级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管理平级篇
1、与平级网点协同发展的好处?直接提升绩效。
2、业务交叉的时候,如何最大限度的调用其他网点的资源,以此实现共赢。
3、是竞争者还是合作者。
三、管理团队篇
1、管理者对部署的影响?
2、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如何管理团队中的“不好的员工”?
4、针对不同员工的四种指导方法。
5、与“新生代”员工相处的四大实用哲学。
6、如何帮助员工设定目标,促使团队业绩的达成。
7、如何激励部署,打造团队士气?
第三部分,支行长营销技能提升
场景:提升支行长的营销管理能力,通过市场调研及客群分析,做好客户的深度经营。
一、市场营销与客户经营
(一)市场调研与客群分析
1、外部市场环境的分析。
2、网点主流客群的分类及特征,重新定义网点的目标客群。
3、客群调研的工具与方法。
(二)如何做好客户的深度经营
1、客户分层经营与分群经营。
2、产品服务有“焦点”,客户忘不了
(1)如何提炼产品的“焦点”。
(2)如何实现客户的细分。
(3)基于客户细分的产品套餐设计。
3、客户经营增加“触点”,客户离不开
(1)产品加载与交叉销售。
(2)如何增加客户接触的频度。
(3)如何创造“客户依赖”。
4、营销活动抓“痛点”,客户心相随
(1)生活需求创造金融需求。
(2)深挖客户的心理需求。
(3)紧抓客户的核心痛点。
(4)与客户形成“特殊关系”。
(5)创建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
工具:招商银行的十六宫格
案例:亲子活动十步埋雷
(三)市场营销实战
1、存量客户的深度挖掘
2、重点客户的外拓营销
3、片区及产业链的联动营销
4、他行价值客户的策反
5、产品组合与交叉营销
6、行外吸金:存款营销实战策略。
工具:赋能激活
案例:XX银行存量客户激活与挖潜的方法
(四)提升营销效能的策略与技巧
1、设计体验式的营销场景
2、策划有趣的广告传播
3、追踪社会热点的营销企划
4、话术设计与销售技巧提升
5、营销流程与工具演练
工具:营销工具表,资产配置表
案列:交叉营销与主账户
(五)资源整合与多元联动
1.内部资源的盘点与借用
(1)内部存量资源的梳理
(2)如何做好公私联动
(3)如何做好运营联动
(4)如何营销“内部客户”
(5)如何调动“总分支”
2.外部资源的盘点与联动
(1)社区渠道的搭建及公关
(2)企业资源的深挖与维护
(3)异业渠道的联合与共享
(4)公益慈善元素的嫁接
(5)生态圈与信用代理人构建
(6)品牌文化的塑造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