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实务研习会
Leadership Practice
规划建议书
一、
课程目标
执行力自从被提出后,这股热潮从未停歇。因为在激烈竞争的时代,企业的执行力是胜出的最重要关键之一,执行力也就是竞争力的代名词。执行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但造成执行力不佳的原因太多了,举凡目标交付不清、日常监督不足、缺乏有效激励等都会导致执行力低下,而仔细分析会发现多数员工执行力不佳的原因,几乎都与管理者本身的领导行为偏差有关。所以,『领导力』就是『执行力』,提升执行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管理者的领导能力。
市面上关于领导力的课程很多,大家各有所本,对提升领导力的看法也各不相同,让培训单位在选择领导力课程时形成不小的困扰。其实领导力培训不应该只是考虑该上哪一家的培训课程,或是如何把市面上的领导力课程整合在一起,真正应该考虑的是学员在领导力上到底应该加强什么?该学什么?
换句话说,在选择领导力课程时,应该以对症下药提升学员的领导力为规划重点,毕竟培训是一种投资,花了钱就应该能看到效果才是企业培训的真正目标。那么学员在提升领导力上的学习需求是什么呢? 根据最近十年间,500个以上班级的学员反馈加总统计,中基层干部在领导下属时的十大难题如下:
1. 工作意愿低落、缺乏工作热忱、讲一个做一个、推一下动一下
2. 执行力低、工作方向偏差或无法按时、按质完成
3. 团队合作差、彼此不合作、冲突多、不主动帮助他人或分享信息
4. 有问题不反馈、刻意隐瞒或等上级发现再抛给上级去处理
5. 工作纪律差、迟到早退、不按公司规定执行、着装不符规定
6. 专业能力不足、教不会听不懂、学习成长缓慢
7. 不服领导、顶撞上司、刻意对着做
8. 对分配的任务有意见、挑工作、推工作
9. 眼高手低、自我感觉良好、能力差还自以为怀才不遇
10. 没担当、不愿提升、不学习、不成长、不接受挑战
本课程就是针对以上常见的十大领导力难题而设计的,目标在提供领导者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步骤和方法,在上完课后即能有效的提升领导力,提供企业一个领导力提升的完整解决方案,让领导力的培训不再是片片断断的课程组合,而是一项看到结果的投资。
二、
课程架构
本课程针对领导者常见的领导难题而设计,从交付任务、日常监督与激励、到绩效辅导,环环相扣。每个单元在设计上,都针对特定的领导力难题提供有效的步骤与方法,与工作流程完全整合,结构性佳易于学习。
三、 课程特色
本课程针对领导者日常带领下属时常见的十大领导难题所设计,具有以下的优势:
1. 课程内容针对性高,工具性强,有效涵盖领导力低/执行力低的主要原因
课程内容设计上针对领导者日常领导下属时常见的十大领导难题而设计,包括:任务交代不清、缺乏日常监督、激励不足、教导方式偏差、授权不当、反馈不及时、等领导行为偏差,针对性高,工具性强,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涵盖执行力低的主要可能原因,对受训学员能产生最大的帮助。
2. 课堂演练与讨论多,教学方法变化多,让学员参与到课程中
课程百分七十以上的时间都在讨论及互动,再加上进口教学影片的辅助,引导学员思考并找出领导力低落的可能原因,反思自身领导行为是否有偏差,并着手加以改正。课堂中以学员自身的领导难题为本,让学员去讨论及分享,并实际透过角色扮演与个案讨论来强化领导技巧,协助学员课后落实在工作中。
3. 整合管理、领导课程相关内容,提供全面性领导力提升方案
强化领导力需要涵盖不少领域的知识与技巧,本课程涵盖学员日常领导下属提升领导力或执行力所需的各种技巧,从交付任务、日常追踪辅导、激励、授权、绩效反馈、一直到绩效行为导正,一应俱全。课程单元整合具实际成效之管理课程与领导课程于一体,以解决学员日常最常遇到之十大领导难题为目标,提供企业一站购足之全面性领导力提升方案。
4. 实用性高,课后容易追踪,培训效果更容易评估
领导力的培训对各企业都很重要,但如果课程效果难以评估,对培训组织单位也是很大的困扰。本课程着重在具体提升领导力的有效工具及方法。在课后,学员可以依照课程中所提供的方法和技巧,确实的去辅导下属,并实际提升下属执行力,以完成课后作业。学员课后是否能导正下属的负面行为,下属绩效是否提升、行为是否改变是很可以被观察的,也迫使学员上完课后,必须去落实。学员下属的执行力或绩效变化,就是可观察与评估的培训成果指标。
5. 后续课程延伸性高,能搭配跟踪辅导或其他课程,协助学员应用技巧于工作上
课程结束后才是课程实际应用的开始。本课程能引导学员发觉他们领导力不足之处,或执行力低落之真正原因。如果课后学员需要加强某些方面之领导力,以提升执行力,也有后续进阶课程可供选择,提供完整的学习方案。
四、
与其他领导课程比较
本课程 | 一般领导课程 | |
理论架构 | 整合领导与管理课程的精华,为解决工作上的十大领导难题而重新编排设计,针对性强,学员认同度高,只要面临相同领导难题的学员都适合上本课程 | 没有固定的架构模式,每个课程的取材依讲师喜好与背景而定,不同课程的内容差异很大,自然不可能适合所有学员 |
课程内容结构 | 依照交付任务、日常监督到绩效反馈的工作流程循序安排课程,结构性佳,容易吸收与应用 | 多数着重于领导者的角色与定位,或杰出领导者的特质,单元内容先讲或后讲很有弹性,结构性低。有些教材集合各家之长组合成拼盘课程,部分课程内容可能在其他课程学过,或与后续跟进课程重叠,对培训单位的规划工作形成不少困扰。 |
目标学员 | 执行的重担主要落在中基层领导上,所以本课程以提升中基层领导的领导力需求而设计,聚焦在解决中基层领导达成上级执行力要求的挑战 | 不少课程会定位在中高层以拉高课程层级,为了增加销售,上课学员层级可能差异很大,不容易聚焦 |
影片讨论 | 总共13分钟国外进口教学影片,透过影片中的讲解示范,透过模仿与角色扮演,协助学员掌握技巧要领,更深入了解课程内容 | 少数国外教材可能有教学影片。一般讲师的教材,即使有,也以播放盗版电影片段为主 |
评量工具与 行动计划表 | 提供六个行动计划表,引导学员课后落实课堂所学,只要照计划步骤做,就能正确的完成,包括:布置任务、工作教导、授权、目标进度追踪、绩效问题成因分析以及绩效反馈等六大关键工作,实做性高 | 有些国外教材有,讲师自行开发之教材极少有评量工具或行动计划指引,实操性低 |
课程定位与 后续延伸课程 | 课程延伸性强,能随着学员职务的成长,提供更进阶的领导力培育方案。由同一个讲师进行系列型的领导力培训,更能掌握学员真实的学习需求。后续强化课程,可以安排: • 落实当责:学习提高员工的责任感,为最后的成败负起任务,提高执行力。 • 教练技巧:透过引导而非告知的教练技巧来激发下属潜能 • 团队领导:学习如何将团队视为一个整体,透过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建立制度以带领团队 • 带动变革:学习如何在组织内推动改变,以『持续改善』绩效 | 几乎完全没有领导力层级之分,大多数课程着重在领导者个人的修为,或内容偏向拼盘课程,课程结束后,很难安排同一个讲师进行跟进课程;也无法随着学员工作职级的成长,提供不同层级的领导力培育方案。 |
行动计划与 课后落实 | 学员课后必须选择一位下属,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升该下属的执行力,并将下属绩效提升的成果回报,以作为课堂学习重要评估,也让培训成为一种可以看到回收的投资。(科式的第四级评鉴) | 课程中很少包含课后应用工具,一般以学员满意度调查来评估课程成效。(科式的第一级评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