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方法论:概念工程CDOC》
—— 从多个维度产生“有创新、能落地”的产品概念
主讲:高伟 老师
【课程背景】
很多企业在开发产品时,基本是以外观、颜色、性能、功能或材料的局部迭代为主,而这些迭代都很容易被竞争品牌模仿,尤其是那些非技术型企业,很难阻隔竞争品牌的模仿,使得企业缺乏真正有创新力的产品,只能一直处于追随和同质化竞争的状态。
也有的企业通过各种方法能产生了大量的创新产品概念,但真正落地和上市的却极少,根本原因在于很多的产品概念不能命中用户需求(需求量不大);或在技术上无法实现;或者实现的成本过高,它们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如何用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去帮助企业产生能兼顾“需求、创新与落地”的创新产品概念,正是本课程的主要目的。CDOC中的部分内容最早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后来精益六西格玛咨询机构(SBTI)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并形成了一套基于六西格玛设计(DFSS)的产品创新方法论。
CDOC全套方法论包含四个阶段:概念(Concept)、设计(Design)、优化(Optimize)、量产(Capability)。本课程将聚焦于第一个阶段,也称之为概念工程(Concept),它基本决定了拟上市产品的创新方向。
【课程收益】
Ø 熟悉如何分析市场机会与确定产品定位
Ø 掌握初始产品概念的创建方法
Ø 掌握最终产品概念的产生方法
Ø 学会如何从产品概念导出工程技术参数
【课程特色】
Ø 通俗易懂:提炼精简话术,理解概念工程的基本逻辑
Ø 方便记忆:构建创新流程,掌握概念工程的关键要点
Ø 指导实战:解析创新案例,应用概念工程的全套工具
【课程对象】
Ø 董事长/总裁/VP等企业高管
Ø 企业研发/制造/营销/客服等相关职能的负责人/中高层干部和核心骨干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什么是概念工程CDOC?
1. 概念工程的由来
2. 什么是概念工程
Ø 用户需求贯穿始终
Ø 从发散到收敛的概念产生过程
3. 概念工程的显著特点
Ø 避免概念失真
Ø 基于用户的使用环境
Ø 潜在概念探索
4. 概念工程的实现路径
Ø 市场分析
Ø 创建初始概念
Ø 概念验证与丰富
Ø 概念筛选
Ø 确定技术指标与参数
二、阶段一:如何开展市场分析?
1. 用户分析
Ø 目标用户定义
Ø 目标用户分类
2. 竞争分析
Ø 品类的市场容量
Ø 各品牌销量及市占率
3. 定价分析
Ø 产品成本
Ø 产品定价
4. 产品定位
Ø 案例:某品牌电子产品通过市场分析确定拟开发产品的定位
三、阶段二:如何创建初始概念?
1. 趋势分析
Ø 消费趋势
Ø 设计趋势
Ø 材料趋势
Ø 技术趋势
Ø 案例:某品牌家用电器通过趋势分析创建初始概念
2. 用户体验地图分析
Ø 体验地图构建
Ø 需求分析与初始概念创建
Ø 案例:某品牌家用电器通过用户体验地图分析创建初始概念
3. 系统整合分析
Ø 技术整合
Ø 跨系统整合
Ø 超系统整合
Ø 案例:某品牌家用电器通过系统整合分析创建初始概念
四、阶段三: 如何对初始概念进行验证与丰富?
1. 访谈
Ø 用户类型(领先用户+重点使用者+发烧友)
Ø 访谈方法(4+1提问法)
2. 观察
Ø 观察的素材(记录+视频)
Ø 用户使用行为分析
3. 分析
Ø 竞品的概念布局
Ø 本品与竞品的差异
4. KJ转译
Ø 用户声音
Ø 用户声音转化为产品需求
5. Kano矩阵
Ø 需求筛选
Ø 需要转化为产品概念的需求
Ø 案例:某品牌耐用消费品的Kano矩阵分析
五、阶段四: 如何进行概念筛选?
1. 扩大访谈
Ø 调研方法
Ø 样本量
2. 概念筛选
Ø 概念估值系统
Ø 概念分类(主概念/辅概念/一般概念)
Ø 案例:某品牌消费电器的最终概念筛选过程
六、阶段五: 如何确定最终概念的技术参数?
1. 计算概念重要性与性价比
Ø 产品概念输入QFD矩阵表
Ø 输入概念的重要性评分
Ø 计算每个概念的性价比
2. 输出技术参数
Ø 将产品概念转译成工程技术规范
Ø 评估每个工程技术规范与各概念的相关性
Ø 确定工程化特征与品质属性的三角关系
Ø 输入各品牌在工程化特征上的实测技术参数
Ø 设定拟开发产品概念工程化特征的技术参数
Ø 案例:某品牌消费电器产品概念技术参数的确定过程